社论/罢韩案不只毁了韩国瑜
罢韩连署书造册。(图/摘自Wecare高雄脸书)
罢韩连署已突破32万份,超过第2阶段连署法定所需的22.8万份,就目前进度来看,罢免高雄市长韩国瑜的投票可能在6月底进行,届时只要同意票超过不同意票,且同意票超过原选举区选举人总数1/4,约58万票左右,罢免案就可成立。一些评论者认定罢免案必过,力劝韩主动辞职,避免难堪。
罢韩团体大张旗鼓推动罢免,韩国瑜及市府团队则致力于实践竞选诺言。2月中旬发布「满天星计划」,将补助高雄在地大专院校学生及市府公务员出国进修,每人每年2万美元,以提升高雄市国际竞争能量,最快将在今年9月送出首批大专院校生。去年高雄失业率创8年最低纪录,还低于全国平均值。今年1月农产品外销新加坡、马来西亚,未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仍缴出24吨的亮丽成绩单。
罢韩案没有正当性
就民主政治常态而论,罢韩案并没有正当性,第一,罢免案在他就职未及半年就开始推动,不符合宪法设置罢免权的初衷。第二,罢韩理由是他参选总统,不专心市政,矛盾的是,韩结束选举后专心市政,罢免行动却以各种的政治操作让韩不能专心市政。就连「满天星计划」,绿营市议员对人不对事,将立意良善的培训说成「满天问号计划」,对高雄市民福祉的提升毫无帮助,更是在伤害高雄的进步与成长。
罢免是宪法保障国民行使的政治权利,公民自然有充分的行使权。罢免门槛过去被批过高,已在2016年修法降低,以保障直接民权的实践。宪政的良法美意如今却被滥用,罢免沦为特定势力的政治武器。
不仅韩国瑜面临罢免压力,近来传出台中市特定团体对卢秀燕市长也进行罢免连署。事实上,早在去年罢韩游行时,就有团体主张接力罢燕,罢免卢秀燕的网站「罢燕行动连线」已经架设完成,以卢在空污、治安、用人、土地正义等政策上跳票、施政不当为由推动罢免。
韩、卢两人就任1年多,仅任期的1/4左右,却有雨后春笋般的「公民团体」指责政见跳票,并以此作为罢免理由,不免让人质疑其动机与背景。以罢韩主要团体「Wecare高雄」来说,发起人尹立是陈菊市府时期的文化局长,另外「罢韩四君子」中的张博洋和陈冠荣为基进党和前高雄气爆自救会会长,也都与陈菊或菊市府有很深的关联。陈菊在高雄长期执政,菊系牢牢掌握所有资源,其他派系觊觎不已,难免关系紧张,去年罢韩游行还发生绿营派系内哄事件。罢韩行动若成功,菊系将如虎添翼,市长宝座如探囊取物,继续垄断高雄资源不会是其他派系所乐见。
罢燕案本质也和民进党派系有关,2018年败选的前市长林佳龙亟欲东山再起,新系的立法院副院长蔡其昌也虎视眈眈,两路人马早已就民进党台中市党部主委一职激烈驳火。若罢燕正式启动,正国会与新系之争将台面化,因为双方都有动机介入罢免程序,打乱对手布局。一旦罢免成案进行补选,相较于甫选完立委的蔡其昌,对可以马上请辞交通部长的林佳龙而言自然更有利,不仅不会被讥为落跑立委,更享有知名度优势与跨区人脉,这是蔡其昌短时间内无法弥补的劣势,对蔡而言应无强烈的罢燕动机。
涉民进党派系盘算
无论罢韩或罢燕,都没有正当性,背后牵涉的却是民进党派系利益的盘算,失去直接民权意义的罢免案,不只危害罢免制度设计的本旨,更破坏选举制度的稳定性,将导致社会分裂和政治恶斗愈加严重。今天罢的是国民党地方首长,明天也可能罢免绿营的政治人物,一来一往,每一个政治人物都将承受罢免的困扰,而无法专心于公职,完成选民的托付。
罢免上演恶斗,只会让台湾更糟。选举公职人员做得好不好,应在其竞选连任时接受检验,而不是在任期内遭前任政治势力「狙击」,罢免是特别之例外,却出现工具化、常态化的趋势。人民必须警惕,由罢韩案衍生的罢免斗争,一旦放纵恶意种子开花,毁坏的将是得来不易的选举制度和民主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