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伟航/对于新立委们的奇怪要求

▲洪慈庸年假时与新闻局长出游一事,被外界拿放大镜解读。

文/周伟航

台湾立法院存在已久,但本届立委才刚上任,却多出一堆新的道德要求。有些人将之视为高道德标准,希望立院诸公能好好自我约束,别像以前那样又废又坏。但这些要求实在有够古怪,像是「不能和人交往」,就足以震惊地球表面上的大部份伦理学家。

其实这些要求多数都站不住脚,不妨就来检视一下最引人注目的几个「条款」。

首先就来看看「不该谈恋爱,该专心学习当立委」这条。这当然指的就是洪慈庸年假时与新闻局长出游一事。

这种说法还蛮常听到的,像是要求未成年人好好读书,不要谈恋爱。但以这种标准来对待未成年人,其实也有问题,你还拿来要求成人,更是莫名其妙。

新科立委的确应该好好学习议事技能,但是否要禁绝其他活动,才能好好学习呢?那立委也不能吃饭吃太久了,像柯文哲十分钟就好,以免影响学习。也不该网购新衣了,天天穿一样的卡其制服就好,以免影响学习。能不睡觉就不睡觉,以免影响学习。

就算是读大学研究所,也没这样要求人的,更何况他们是去当立委,要求那么多是见鬼了?

要求新立委不能谈恋爱,那有家庭的立委不就更该被骂?他还要照顾家庭呀,更没空学习了。所以立委应该全部离婚?在任期生小孩,就要骂他不好好学习当立委,居然在任期中做爱?这是什么鬼道德标准?

那干脆限制只有修女比丘尼才能当立委好啦!但修女和比丘尼都要花很多时间念经哦!

第二个,也是近年最常被提到的道德要求,是「不该搞权谋,一切透明化。」这显然是针对立院旧有的密室协商而来。

但什么是搞权谋?国民党主导就是权谋,民进党和时代力量之间乔事就不算?还是只要开门来谈,有直播,就不权谋?还是完全不能以计策击败对手?立委只能像小丸子爷爷在那呵呵笑谈事情?

立院如果没有以「权谋」争抢有限的资源,那还能怎么做?只能透过表决吗?那国民党可以收摊不用玩了。只要某党过半,其他党选到也没意义,只是领薪水,干脆在野党全部辞职,赢者全拿嘛!民主政治是这样的吗?

对于「立院运作」的道德观察重点,不在于「手段」,而是「目的」,就算手段合法,如果目的不正,那在道德上就是错的。什么权谋不权谋、开不开门都只是手段,可以用来做好事,也可以用来做坏事,坚持「不能权谋」、「一定要开门」,都没有触碰道德问题的核心。

就「诚实往往是最佳策略」这个道德通例来看,立院的确该「透明」,但这种透明是为了突显各党团、各委员议政之目的性,让人民可以看出他们是否符合竞选参政本旨,而不是「为透明而透明」,搞到好像连关门就像有罪一样,实在是很无聊。

▲台湾新国会与以往有不同的组成结构,未来问政也会有很大的差异。(图/本报资料照)

►►►掌握最新观点,给88论坛粉丝团按个赞!

第三个要来观察道德要求是「不该处理意识形态问题,该优先经济。」这针对的就是取下国父遗像和处理党产问题。

但要拼经济,是关立法院什么事?拼经济怎么看都是行政权吧?行政单位不提法案,或是不提国会能接受的经济改革法案,或是国会提的经济改革法案,行政单位意兴阑珊不想执行,是能拼什么经济?

再者,拼经济真是百姓最看重的价值吗?除了钱之外,你没有更看重的价值吗?就算是最爱钱的保守派,也有儒家主张「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他们也认为应该优先处理社会正义议题。但谈到社会正义,就会涉及价值观冲突。「价值观冲突」是好听的说法,若说是「意识形态斗争」,很多人就觉得不妥了,但本质上根本是差不多的事。

台湾新国会有着与过往数十年完全不同的组成结构,这就代表「价值观」或「意识形态」有了明显的改变,那在议事与立法方向上,当然也就会有差异,多少会和旧立法方向有所矛盾。如果完全没差,那才奇怪。

而且选民选出不同结构的国会,不就是为了要改变价值观和意识形态吗?不然选个屁?新国会代表新主流价值观要做出政策上的调整,当然很合理呀,你用「这是意识形态斗争」来反对,才是不合理的。

而且意识形态斗争早就进行过了,就是立委选举,也「斗」出一定结果了,就是新国会的组成。

所以指责新科立委「发动」意识形态斗争,根本就是错置因果,这些立委是「结果」,不是「起因」。他们如果发动「超过」或「违背」民意的政争,才需要去指责他们。若公民就是要选他们去讨党产,去消除威权象征,去推动转型正义,那他们本来就该这么做呀,不这么做,才该去声讨。

若你反对他们呢?那就想办法选赢,不然就发起相对的公民运动。你要攻占立院也无妨,如果攻得下来的话。

「我们不搞斗争啦!我们只是想进行道德批判而已啦!监督而已啦!没有恶意。」

进行道德批判,是为确立价值正当性,并建构进一步行为的动机。如果认为自己的政治主张是对的,也有争取的必要性,那就应该努力以具体行动去争取。太阳花的「暴民们」清楚这点,所以他们走出网路,走入街头,再走入选举,最后走入体制内。而其他批判者呢?

如果认为某件事是对的,那就应该去做,而不是只停留嘴砲。这些新科立委正做他们认为是对的事,不管你认不认同,至少他们在「动机」与「行动」上是一致的。如果他们有错,当然该骂,但你不能发明一条根本没道理的道德守则要他们遵守。

别以为骂立委就能让自身看起来道德高尚。错误的切入点和过度的自以为是,不但突显自身的无知,也会让人更加厌恶你所象征的意识形态。

●作者周伟航,笔名人渣文本,经营粉丝专页特急件小周的人渣文本」,辅仁大学哲学博士专长为伦理学,曾从事政治公关工作,目前为时论专栏作家。本文不代表公司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