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论-看清OPEC反常行径的真相
石油输出国家组织(OPEC)部长会议持续维持不减产决定,使国际两大原油指标油价周线下跌,再度确认了低油价趋势的格局。(美联社资料照)
上周五石油输出国家组织(OPEC)部长会议持续维持不减产决定,使国际两大原油指标油价布兰特原油(Brent)、西德州中级原油(WTI)周线下跌3.43%、1.94%,再度确认了低油价趋势的格局。
从去年6月19日起,Brent、WTI油价便从每桶115、106美元的高水准,一路走跌,其间虽有回档,却仍难逆转价格走弱的趋势。低油价成因固然深受OPEC维持日产3,000万桶的生产配额不变、美国页岩油和非传统原油量产、俄罗斯与沙乌地阿拉伯2014年底产量纷纷创下历史新高等因素造成的供给旺盛,全球经济成长复苏缓慢所导致的需求疲弱,以及美国、欧元区、中国及日本经济表现良窳各异与货币政策松紧不一,形成的强势美元等三大基本面因素影响。但真正压垮高油价的最后一根稻草,实为OPEC维持产量不变的决策。
长久以来,沙国扮演稳定国际原油市场供需及维护OPEC成员国利益的摇摆生产者(swing producer)角色,常在国际原油供给出现过剩时,透过减产手段平衡市场供需,以利支撑油价。但这次沙国为首的OPEC不只牺牲自身利益,选择维持产量不变,甚至再三重申不减产的决心。
进一步探究后发现,OPEC之所以出现这种前所未见的反常行径,主要是受制于两大威胁。首先是供给出现结构性的改变。严格说来,即使去年经济复苏力道不如预期,但因需求减弱程度远低于次贷风暴及欧债危机时期,且原油消费量不仅未衰退,还有微幅增长,不应出现大量供给过剩的情况才是。然而,非传统原油产量增幅惊人,却加大了供给力道。其中,2013、2014年美国原油生产年增量皆逾200万桶/日,且预期2015年仍可增加将近150万桶/日,至950万桶/日的历史新高,使美国的原油产量已和沙国及俄罗斯等产油大国相差无几。
此时,若OPEC大举减少产量,不只会造成市占率大量流失,更会因拉高油价而促使非传统原油蓬勃发展,为OPEC招致永久性的伤害。一如1980年代北海油田大量开采时,沙国以减产50%手段支撑油价,最后导致市占跌幅将近2成,以及尾随而来长达13年的财政赤字梦魇。因此,即使当前油价崩跌,OPEC仍决议不计代价发动价格战争,也要维持住OPEC在全球原油市场的市占率。
其次,再生能源的崛起及未来可预见的发展,也是令OPEC维持供给不变的重要原因。近年来,随着环保与永续发展的理念成为显学,再生能源迎来天时地利般的成长阶段,导致原油需求增速恐将出现永久性的放缓,2015年全球增长料将不到100万桶/日。即使全球最大原油消费国──美国经济仍维持成长趋势,但过去10年来的原油需求量几近停滞,甚至出现衰退。2000年至2014年美国经济成长将近30%,原油消费量却由2000年的1,970万桶/日,下滑到2014年的1,906万桶/日,显示原油逐渐被太阳能、生质燃油等再生能源缓步替代。
尤其是随着发电效率与储存设备的技术进步,过去10年间太阳能发电量已出现年平均超过50%的高速成长率,且近年来太阳能发电效率大幅提升至20%,更加快太阳能应用普及的进程。此外,以往开车用油一直是原油消费的主要来源,美国汽油消费量占原油炼制品消费量比例将近45%,但当前美国对车辆平均油耗标准(CAFE)转趋严格,再加上生质燃油、电动或油电混合汽车技术渐臻成熟,皆导致人类对原油依赖度日益下滑,也印证了OPEC前石油部长亚玛尼(Sheikh Yamani)早在2000年就曾直言2030年市场将有大量原油滞销,并表示新技术的不断革新,终将把石油时代送入历史的预测。
况且,取代美国成为全球最大原油进口国的中国,也在去年11月12日美国总统欧巴马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于北京会晤后,首次承诺2030年将达碳排放量顶点的减碳时间表,并期望2030年中国有20%的能源来自再生能源,等同宣布石油的能源霸主地位不再。
供给结构改变及再生能源崛起等两股威胁来势汹汹,不只使OPEC坐立难安,也令沙国对原油需求的未来越来越不具信心。或许正因如此,才让OPEC不得不追求短期最大的利益,并在低油价环境下,忍痛维持产量不变,甚至可能是去年沙国不仅维持原油产量,增产量更创下历史新高背后的真正原因。
由此看来,OPEC反常地维持产量不变的决策,就显得合乎情理。毕竟,此举一方面可以抑制美国非传统原油产量,争取市占率、减缓替代能源的发展速度,以期在OPEC于全球原油市场尚有主要发言权时,尽可能获取最高的利益;另一方面也能够在政治上打击俄罗斯与伊朗。从近期各国高成本油源的投资与生产已开始下滑的情形看来,沙国保卫市占率的目的似乎收到初步成效,但能否就此确保OPEC成员国续享往日风光,仍旧充满变数,亦使这场价格战争尚未能看到终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