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论-厘清火烧车真相 止两岸民粹对撞

蔡英文总统在520就职演说中高亢地说,「人民期待新政府解决问题」,但掌舵两个月来,人民却发现新政府不但未解决问题,反而制造更多问题,难怪最近两份民调蔡总统施政满意度均急速下坠。

新政府制造的诸多问题中,大陆辽宁旅游团火烧车26死事件,可能是其中最离谱的一件,政府受政治态度绑架、检警公权力表现失能,非常可能恶化原已失睦的两岸关系。没错,事故发生第一时间,总统宣示「没有安全就没有观光」,林揆指示「观光业总体检」,这些话很高调,也很空洞,对弭平火烧车罹难者家属的伤痛毫无作用;检警火场鉴识毫无章法,至今真相不明,事故阴影面不断扩大。原本两岸官方关系在民进党执政后渐行渐远,火烧车事件的政治猜忌迅速延烧,对照蔡总统在公祭时致赠殉难台籍导游「典范长昭」挽联,却吝于对罹难陆客给予最起码的同悲,在大陆媒体引发了强烈的风暴,难免对严峻的两岸关系雪上加霜。

重建真相确实难度极高,车上乘员全数丧生,没有目击者,无从指证,蛛丝马迹杳然;烈焰造成全车重度碳化,车上没有行车纪录器,公司也无远端监控云端资料,全无「科学办案」着力点,只能寄望鉴识出现端倪。问题出现了,谁来鉴识才是权威,才能获致信服

大陆家属要求「陆方参与鉴识」却被林内阁拒绝,因而失去了重建真相的「制高点」。台湾是个开放的社会,万事公开透明,无需被所谓的「司法主权观」绑架,不但该邀陆方,还可以邀国际权威第三方参与鉴识,以类似仲裁庭的设计,重建可为各方接受的公信调查过程。可惜林全不此之图,造成如今漫天疑云与两岸猜忌。

台湾的火场鉴识菁英在火烧车事件精锐尽出,可惜案件本质已不全然是车祸,政治纷扰下质疑声浪快速升高。最初鉴识聚焦在逃生门暗锁、用电超负荷,虽不能说是舍本逐末,但对建构完整案情取得社会及家属的信赖毫无益处。至于对肇事车辆是「拼装车」,声光音响金玉其外但败絮其中的批评,更与火烧车事件案情关系不大,实归因游览车制度不当。

台湾游览车总数约17000辆,供过于求,市场集中在陆客、进香团校外教学、学生毕业旅行,陆客量萎缩后,学校市场争得更凶,但教育部规定学校租车车龄应在5年以下,换言之,游览车汰换率高,业者很难投资高档、高安全车辆,造成如今恶性循环局面。

但在罹难家属离台后,突然持续爆出重大案情,传出游览车司机极度酒醉驾车、车上发现汽油瓶、司机因性侵案遭判决有罪,需入监服刑并承担民事赔偿等骇人情节,检警一连串以「不排除……」语法重建火烧车拼图过程,更让事件更显得悬疑,因而传出检警「编造剧情推给死人」、「台独司机对陆客恐攻」等离奇猜测,挑战鉴识报告的可信度。

于今之际,火烧车事件的鉴识要回到科学办案,鉴定报告必须公布,以接受各方质疑;只有走过「质疑→说明→辩论」的过程,才能重建为大家接受的「真相」;也才能拾回台湾司法检警的客观性及办案能力。由于政府在意外事件发生第一时间点应对不恰当,未能取得罹难家属信服的战略「制高点」,让往生者家属哭喊着「要真相」踏上返途。不要忘记当年千岛湖事件,案发后第一时间公安调查草率,未取得台湾家属信赖,引发台湾对大陆的强烈反感,造成两岸关系的逆转与退化。

这几天,《环球时报》以民粹动员方式报导火烧车事件,这未必是大陆官方所乐见,但大陆社会对台湾问题的民粹主张与力量是真实的存在,台湾不能轻忽。陆客火烧车事件错在台湾,台湾有责任尽一切努力调查真相,并邀请大陆专业人士来台,依据科学鉴识结果共同还原事件过程,厘清真相。陆客来台观光意外事件发生率与死伤率确实偏高,是否与一条龙模式有关,亦应深入调查改革,方能让大陆释疑,防止两岸民粹对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