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路助推 放大两岸民粹对立

第七届中华文化发展论坛22日在北京举行,今年的主题是「网路文化与媒体传播」。(记者蓝孝威摄)

网路放大两岸民粹的对立。图为青少年新北网咖上网。(本报系资料照片

第七届中华文化发展论坛22日在北京举行,今年的主题是「网路文化与媒体传播」。台湾作家郭雪筠应邀发表主题演讲。(记者蓝孝威摄)

8月17日,大陆留学生伦敦市中心挥舞大陆国旗。(中新社

两岸关系不佳,近期两岸网民常你来我往,台湾年轻作家郭雪筠认为,新媒体和网路放大两岸民粹的对立,台青虽然对中国的认同日趋淡薄,却能接受两岸文化有隐性连结。

随着网路日益普及,各式新媒体快速推陈出新。观察发现,在过去的20年里,90后和00后的两岸年轻人思想已然互换。

太阳学运仇台

由中国华艺广播公司和中国互联网协会海峡两岸互联网交流委员会主办的「第七届中华文化发展论坛」,22日在北京举行,主题锁定网路和新媒体。

台湾年轻作家郭雪筠应邀主题演讲时回忆,她2012年刚到北京时,对大陆几无所知。但现在的台湾年轻人从小看陆剧长大,追踪有兴趣的微博帐号,对大陆艺人如数家珍。

为何大陆近年仇台情绪逐渐升高?郭雪筠认为,其实是台湾人自作孽。她2012年开始经营豆瓣帐号,许多大陆朋友和她互动时,起头的话题往往是中天的热门综艺节目「康熙来了」,当时大陆民众对台湾普遍呈现友善的一面。

郭雪筠观察,大陆对台湾印象转坏的关键点,大约是在太阳花学运时,大陆民众发现,「原来台湾年轻人这么讨厌大陆,我们又何必热脸去贴人家屁股?」

亡国感是台青主流

郭雪筠观察,大陆90后的孩子自豪生长于强大的中国,和台湾的感情比较疏远。反观台湾30岁以下的年轻人,觉得支持蔡英文是理所当然,「亡国感」是主流,「年轻人说,我就是不想被统一。」

「虽然在政治上不认同大陆政权,对中国的认同也日趋淡薄,但这些台湾年轻人能够接受两岸的文化有隐性连结,不会拒绝大陆产制影视文化产品。去大陆工作念书也很自然。」郭雪筠做出结论,「现在的台湾年轻人,精神现实层面出现明显的断层。」

这届论坛以「网路文化与媒体传播」为主题。包括大陆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副主任龙明彪,中华文化发展促进会秘书长沈永峰,前海基会专职顾问中华民族发展基金会秘书长朱瓯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大陆事务部副主任何溢诚嘉宾,以及来自海峡两岸的专家学者、媒体人和青年代表180多人参加这次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