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殖器恐滲出糞便 台大醫學生罹「腸道罕病」轉系

发炎性肠道疾病(IBD)常见临床症状包含腹泻、腹痛、血便、黏液便、贫血以及体重减轻。图/李柏贤医师提供

一名台大医学系大二生,罹患发炎性肠道疾病,因家中经济无法自费取得进阶药物,又担心病况无法面对医学系课业压力,只好转系,医师指出,这类疾病好发在学生、上班族等20至40岁青壮年,部分患者肠道狭窄、穿孔、阻塞,甚至「肚破肠流」,瘘管导致肚皮、生殖器官渗出粪便,严重影响工作与生活,初期易被当成急性肠胃炎或肠躁症合并痔疮出血。

发炎性肠道疾病(IBD)常见临床症状包含腹泻、腹痛、血便、黏液便、贫血以及体重减轻,依照部位可分为溃疡性结肠炎和克隆氏症。

林口长庚医院发炎性肠道疾病中心主任李柏贤说,免疫系统若只攻击大肠表皮的黏膜层,造成连续性发炎,属溃疡性结肠炎以腹泻、黏液便、血便为主;若攻击口腔到肛门,且不只黏膜层,更达到深层的全层组织,造成跳跃性发炎、穿孔、瘘管、腹腔内脓疡,则属克隆氏症,以右下腹疼痛为主要表现。

台湾发炎性肠道疾病学会秘书长颜旭亨说,IBD病人外观正常,但疾病反复发作,严重腹痛、频跑厕所,一天可能跑20多次,根本无法外出,严重需开刀,甚至得住院1至2个月,「有的患者因频繁腹泻,甚至大便失禁」,必须穿尿布才敢出门、坐车,以免临时找不到厕所,但大众对疾病了解有限,容易误会对方是装病请假、旷课。

李柏贤指出,正常人的肠道像是大理石地板,表面光滑、平整、充满血管,可吸收水分;IBD病人的肠道黏膜因发炎、溃疡,肠道破了千百万个小洞,血管暴露造成出血、喷血,肠道如同乡间泥巴路、凹凸不平、积水、渗血,易有细菌感染。

肠治久安协会理事长杨式光说,病人多是年轻学生、上班族,一位原本考上台大医学院的高材生,在大二时发病,家中经济无法自费取得进阶药物,又担心病况无法面对医学系的压力,只好转系,他自己的儿子在18岁时发病,大学4年就因病休学3次,体重更从80几公斤掉到50公斤,除了严重腹痛、腹泻,还衍生肛裂、瘘管、切肠与做肠造口,目前已与疾病共存20年。

另名30多岁男性病患因大肠、小肠严重溃烂、纤维化而被全切除,肚子有7、8个瘘管,无法正常饮食,因病情严重反复住院被迫辞职,太太只能在先生就医的医院,担任清洁工才能就近照顾,但患者仍不幸在去年过世。

李柏贤说,IBD成因复杂,目前研究显示与基因、西化饮食、食品添加物、环境污染和肠道菌丛改变有关,亚洲国家发生率近年急遽上升,可能因为从原型食物转向西化,以及食品添加物改变肠道微菌丛,导致在亚洲快速增加。

长庚医院分析2016至2020健保资料库,国内盛行率从2016年的10万分之15,2020年增至每10万有20人,若仅看取得重大伤病卡的IBD病患数,更从2020年2595张,成长至2024年8月的7698张,4年成长2倍,还有更多的病友并未持有重大伤病卡,数字应是远被低估。

IBD目前的治疗目标是内视镜黏膜愈合,李柏贤说,达到这个治疗目标可降低复发、住院、手术、并发症以及癌症等风险,更高的目标为溃疡性结肠炎治疗到组织学愈合、疾病清除;克隆氏症症患者治疗到全层愈合,带来更好的预后以及更少的复发率。

目前仅给付一年的进阶治疗,如同失火想灭火,但一年的治疗仅让火势变小,治疗骤停如同停止洒水,病情如同火势再度燃起,肠道长期反复发炎,更是会大幅增加肠癌风险。

颜旭亨说,过去病患在1年健保疗程结束后,无论病情是否稳定,都必须停药3个月,待病情复发并再次符合健保规范后,才能重新申请药物治疗,断断续续地用药,增加疾病复发风险,甚至可能使药物失效,日后需使用更新或更贵的药物控制病情,期待放宽治疗疗程限制,帮助病人更好地控制疾病,维持生产力、工作能力和生活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