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年国教立意良善但成效可能不佳

施博仁

在十二年国教免试入学目标当中,包含了以下四个项目:开展学生多元智能、发挥教师专业能力、强化学校办学特色关怀不同地区学生。教育部推动十二年国教的大方向立意良善,愿照顾大多数的国民而不是独厚会读书的少数菁英,然而我们仍必须仔细研究其执行细节,检视十二年国教是否准备好了。

首先,是经费的总量与分配问题。关于前两项目标,开展学生多元智能和发挥教师专业能力,意谓着需要大量的经费聘用专业师资辅导老师,来弥补多数高中职偏重主科所造成资源分配不均的状况。第三个目标欲强化学校办学特色,各高中职学校势必需要可观的经费来发展自己的特色,尤其是乡镇和偏远学校由于过往的资源分配不均,会比市区学校更需要这笔钱。

然而经费的问题可能不足以达成前述三个目标。101年度十二年国教的经费总共288亿,供应家户年所得低于114万元的子女全额学费(约56%的学生受益)就已经占了一半,剩下的经费才林林总总的分拨到各个项目(详见附录一)。虽然每年的预算会逐渐提升,不过教育部计划在103年度全面免学费,所造成的结果是其余项目经费的增额不多。可以讨论的是,十二年国教全面免学费是高税收的社会福利国家特质之一,在所得税收、教育预算没有相应的成长之前,十二年国教欲在短期之内达成全面免学费的作法过于急迫草率。在其余经费不足的情况下,尽管立意良善,笔者认为它能为前三个项目标带来的成果却令人堪忧。

其次,是社会平等的问题,反映在免试入学最后一个目标:关怀不同地区学生。社会平等的意含是「立足点的平等」,也就是相同资质的学生们是否能在国民教育提供足够的资源下,达到接近的个人成就;在立足点平等的情况下,弱势族群与弱势家庭的社会流动才是可能的,国家对此责无旁贷。

在十二年国教免试入学的流程中,如果报名的人数过多,依照规定必须按照教育部所谓「超额比序项目」进行筛选,本着因地制宜的政策,教育部允许全国15区各自选取采用的比序(详见附录二)。除了有些超额比序独厚富人之外,实际上能否达到立足点的平等,与各区实际采用的比序有极大的关联,笔者分析之后,质疑平等的目标难以达到。

与平等相关的超额比序包含了就近入学、扶助弱势、社团竞赛成绩等等,以下试就这四个项目与全国各区采计的情形一一论之。就近入学偏好录取住在学校周围的学生,意谓着明星学校附近的地价会上涨,贫苦人家无法跻身,不如富人可以透过搬家来变更学区,这项比序中投区、桃园区、竹苗区、台南区均有采用。扶助弱势提供部份名额帮助清苦家庭就读好学校,但我们可以发现令人遗憾的是基北区、高雄区均不采计这项比序,大都会区仅仅中投区接受。采计社团表现,不平等问题体现在各个学校硬体设备和社团师资的差异,社团的资源和热络程度不一,影响乡镇地区的国中升学机会,不过目前为止,全国仅有中投区、屏东区采用,影响不大。

最后,对于升学有明显有作用的竞赛成绩主要包括区域性或全国的国语文竞赛、自然科竞赛、音乐比赛和科展,很自然地竞赛成绩的优劣总是来自于学校有没有培训竞赛的特殊师资,别说城乡之间一定有差距,这种竞赛实际上已经是明星学校当中的明星角逐的战场;少部份的竞赛如音乐、英文等,则和家庭背景所能提供了课外教育资源有极大的关系,竞赛成绩的比序除了基北区、中投区不采用之外,全国各区一律采计。

总结来说,笔者认为十二年国教免试入学所宣称的目标,立意相当良善,如果施政者能始终抱持此初衷,笔者的立场相当支持也乐见其成,但细究下来,笔者提出经费的分配以及各区超额比序采计项目是两大重点。往后关于经费的比例与运用的效率,以及超额比序各区的采计项目与加权计分方式,未来是否达到教育部所宣称的目标,是有关当局与社会大众必须不断检视与反省的课题。

附录一:详见十二年国民基本教育网站的全面免学费,最后两页。附录二:详见教育部全球资讯网新闻附件1超额比序一览表与附件2各区采计汇整表。

►►►更多好看内容都在《ETtoday新闻云》首页

论坛/论十二年国教隐忧--有想过会有一个世代被牺牲吗?

论坛/阿勋建北现象为不实指控

论坛/12年国教、凭什么剥夺「读书型」孩子的生存权

论坛/12年国教OK 但请别搞掉明星高中

论坛/为什么要跟人渣一起上课?--谈菁英教育

●作者施博仁,台大电机系四年级。以上言论不代表本报立场。ET论坛欢迎更多讨论与声音,稿件请寄editor@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