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年国教的期许

傅延文

日前教授投书,表示十二年国教的好处。也提到成功人士关键因素在于:具备创造力工作热忱纪律饮水思源精神

我们说一个国家之所以强盛,不外乎人民整体素质和向心力够强。倘若教育出来的人民,都具有最起码相同的品德、知识水平,那么一个明智政府显然不用投注太多的资源心思来如何管理人民,只需让人们充分发挥自己的特色与创意,即可让国家强大,社会安定,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

而首要的创造力(创意、创新与独立思考),在台湾传统价值中,不论是雇主或是家人老师反而不太愿意鼓励自己的员工小孩尝试冒险。我们太强调二分法的成功与失败的结果论,而我们应当要重视过程。毕竟成功与失败都只是一个「点」,而过程则是经验的累积,因为人生就是一个经验的集合体,成功与否,那把尺(停损点)都在自己的心中。

员工怕失败,因为责任要自己扛, 好不容易找到一份工作的小员工们,公司却不挺,那谁敢尝试呢?而小孩也怕挫败,因为老师和家长觉得很没面子。我们都知道美国,是一个非常自由的国家,五十个州各自立法,人民可以在法律禁止的范围以外,自由做自己的事,政府不会主动干涉。而基于自由的理念,美国的教育鼓励学生去尝试,主管也鼓励员工去尝试任何的新点子,就算失败了、犯错了,也会说「这是一个很好的尝试」,并且从中找出好的部分,并了解问题所在,因为这些好的部分跟错误,可能会在意想不到的地方发挥作用,而那将会成为最佳的养份

同时也强调欣赏、鼓励、赞美重要性,因为这不仅仅可以为别人带来自信,亦可以学习自己所欠缺的,提升整体的正面氛围,同时也能保持工作、学习的热忱。即便突然失去热忱,放下手边的工作,尝试新事物,都会有意想不到的体悟。但很可惜的,这在台湾,很容易就被标签化,于是许多人也只好咬牙硬撑下去,最后不仅仅只是应付了业绩、课业,同时也只是应付了人生。

此外,有些学校会颁奖学金给名列前茅的学生,以滋鼓励。但笔者认为,读书不是运动竞赛,我们是要养成学生阅读的「好习惯」与学习的方法论,而非用奖金利诱。好比透过奖金的方式,鼓励戒烟,一开始成效不错,但实验结果显示,许多人在比赛后,很快的又重拾烟盒。 读书也是一样,想想看,从小到大,拿奖学金的是不是都只有前面那几个学生,当他们领了个几次后,奖学金将不会再是主要诱因,而其它九成的学生,都只是在陪榜而已,排名最后面的学生,根本连想都不想,甚至连读书的成就感、自信都没有了,这是在激励什么呢?

当然,十二年国教,学校老师跟家长可能可以不用再花太多的时间烦恼怎么让孩子去念所谓的「名校」,而可以把时间放在如何培育身为一个人的基本素养上。 因此,只能期待每位老师与家长都能懂得观察、鼓励和赞美孩子,同时也要教导孩子如何诚心的去赞美别人、欣赏别人,并积极尝试任何的可能性,因为天空有多大,孩子的梦想就有多大。

作者傅延文,美国留学生,曾任中正大学哲学所哲学与公共事务研究室执行秘书。本文言论不代表本报立场。ET论坛欢迎更多讨论与声音,投稿请寄editor@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