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话》蒋下野 孙传芳倾巢而出──《悲欢离合四十年:北伐.抗战》(十三)
白崇禧亲临前线指挥。(时报出版提供)
敌前撤退,极为困难。白崇禧发现原本担任后卫的陈调元部队,因为被敌方骑兵阻断,无法赶到八义集,而此时杨杰的部队还没有撤下来,于是白带着广西警卫营三百人亲自断后,掩护大军撤退。沿途有土匪骚扰,白下令只要没有人员伤亡,无须与之纠缠;陈调元部补给中断,白将指挥部的给养拨交陈部济急,终于在八月六日平安把部队撤回江南。
由于前方消息混乱,蒋介石迟迟未能得知白部是否已接奉撤退命令,使他极为焦虑,叹道「交通之滞误诚可杀也。」蒋亟欲得知白的行踪,还有更重要的原因:当时武汉已由「和平分共」进入「武力清共」阶段,宁汉双方既然都已反共,就有了谈判合作的基础。汪精卫致电李宗仁,表示宁、汉可以合开国民党的四中全会,但是在八月九日,唐生智发通电,指责蒋介石「自立政府,擅开会议,屠杀异己」,显然以逼退蒋介石作为合作的前提。在蒋看来,南京三名手握兵权的将领,李宗仁已萌异志,何应钦应该会站在蒋这一边,因此得到白的支持以压制李的反侧,对蒋至关紧要。蒋于八月十日致电白崇禧,说「兄(白)须速回,以军会期近,及汉事进行,皆俟兄来决定也。」清楚表明他的急切期待。
八月十二日,国民党召开中央执行委员暨监察委员联席会议,蒋在会前与李、何、白三人预商主张。大出蒋预料的是,李、何、白三人竟都赞成与武汉谈和。蒋只好表示:「余惟有以中央执监委员会之主张为依归。」但李、白听了都不以为然,而何应钦则沉默不发一语。据说白崇禧还说:「总司令能离开一下也好,等到我们渡过目前难关后,再请总司令回来行使职权。」在会后又托蒋氏亲信张群传话,要蒋「自决出处」。
「余何人斯,为人逼迫,竟至于此!」蒋介石在日记中愤恨写道。但是由于形势所迫,他决心立刻辞职下野,当晚即离开南京到上海。
这是蒋介石政治生涯当中第一次下野,对于李、何、白欲向武汉谈和,他自然认为是对其背叛。「白崇禧与李宗仁通敌求全、谋叛败党之罪,世世国民不能忘也。敬之无主,亦非无责。」三人之中,蒋对于白的「逼迫」尤其衔恨。八月十五日是蒋氏正式发布下野通电的日子,当时他已回到奉化故里,在日记里写道:「此次引退,比较心和气平,毫无怨恨,即受健生加以词迫,亦不以为意,盖以良知无疚,心地光明也。」这是自欺欺人之语。在此之前,蒋欣赏白的才干,又不喜他独断专行,可说是爱恨交织;下野之后,蒋对白由爱转恨,极为防范,内心里已将他当作敌人看待。
但蒋的城府甚深,上述这些心理反应,除了少数亲信之外,无人得知。蒋与桂系之间也只是暗中角力,争斗并没有浮上台面。八月十六日,白崇禧联名李宗仁发通电,挽留蒋氏,请他回南京继续领导;阎锡山派驻南京的代表得知蒋离京赴沪的消息时,即往见白崇禧,询问「介公赴沪,是否如外界所传,有辞退总座之意?」白氏回答:「汉派既一致反共,仅以介公个人关系,而武装同志仍不免出于兵戎相见,于心实有所不忍,故决定辞职以免纠纷」。十八日,白在上海招待各界茶会上致词表示,蒋对他说「我之军队非不足以敌武汉,但我决不愿自相残杀,予残余军阀复起之机会,」政府中人一致挽留无效,「到晚间蒋总司令即离宁来沪。兄弟(白自称)本拟随总司令偕行,嗣因总司令谓,『大家都走,南京无人主持』,即推兄弟下车。」
白崇禧讲出上述这番颇具同志情谊对话的时间,是八月十八日。七天后,孙传芳趁蒋介石下野机会,倾巢而出,发动大规模攻势。南京国民政府与北伐前途,面临最严重的考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