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地球日忆不支持国光石化开发案 马:经济与环保双赢的正确决定

今天是「世界地球日」,前总统马英九忆起10年前他宣布不支持国光石化开发案,并分享18日再度造访彰化芳苑湿地的照片。(摘自马英九脸书

今天是「世界地球日」,前总统马英九今在脸书忆起10年前的今天,他在总统府召开记者会宣布,为保育彰化县浊水溪口的潮间带湿地,政府不支持国光石化开发案。他在18日再度造访彰化芳苑湿地,发现潮间带孕育了牡蛎田等自然生态,还发展蓬勃生态旅游,强调这是经济与环保双赢的正确决定。

马英九说,2006年,国光石化被行政院苏贞昌列入「大投资、大温暖」计划的重大开发案,但此案在高碳排、高健康风险、广大湿地破坏、耗费大量资源等方面引发巨大争议;2008年总统败选的民进党政府,将国光石化案留给新政府决定。

马英九表示,面对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冲突,他要求政府各部门真诚倾听各界声音,让持不同立场的各方,都能理性、完整地表达意见。2011年3月底,他征询行政院、经济部环保署的意见,并在总统府与蔡嘉阳教授、钱建文医师等彰化县环团领袖会面,看了他们所提的说帖,让他更深入认识此案对环境生态的冲击

他说,同年4月3日他赴彰化参加反国光石化万人餐会,了解在地民众心声隔天再亲自造访湿地、访问农家。在见证当地丰富的生态资源,以及乡亲们土地浓厚的感情后,政府重新省思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平衡,深入检讨台湾石化产业高质化的发展趋势,评估兴建离岸厂房可行性与风险,最后作出不支持国光石化这个价值6千亿元开发案的决定,同时也请经建会订定计划,专案协助芳苑乡、大城乡当地发展经济。

他指出,10年后,他再度造访彰化县芳苑湿地,这片宽达6公里的潮间带,孕育了广大的牡蛎田、俗称「虾猴」的蝼蛄虾、文蛤等丰富自然生态。10年来,这里已发展出蓬勃的生态旅游,搭牛车、烤牡蛎、赏美景,无论平日或假日,都可看到民众携家带眷体验台湾生态之美。

他说,因为生态旅游,带动当地农渔牧产业的成长,年轻人也回流从事相关工作,有位回乡的艺术家告诉他,退潮之夜,这位艺术家常陪着太太在满天星斗之下的湿地漫步,非常感谢当年政府能够为台湾世代子孙留下这片世界级的湿地。

马英九说,10年前,为了环境保育,政府决定停建国光石化;10年后,事实证明,当年他虽挨了石化界不少骂,但当时舍弃生产低阶石化产品并推动高质化,保留珍贵湿地,是一个经济与环保双赢的正确决定。

他强调,台湾要永续发展,不能只看经济面,环保生态才是永续的根基两者必须兼筹并顾,这是我国《宪法》增修条文第10条、《环境基本法》第3条的明文规定,也是当年我决定停建国光石化案所秉持的原则

马英九说,能再次与当年为保存湿地而努力的朋友们聚首,他十分开心,更敬佩他们为环境保育的付出。舍石化、留湿地,是大家共同的回忆,也是执政当局尊重民意、保护生态的经典案例,值得现在政府处理藻礁保育议题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