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10年前舍国光石化案保护湿地 马英九:值得蔡政府参考
▲马英九曾造访彰化县浊水溪口的潮间带湿地。(图/翻摄自Facebook/马英九,下同)
攸关能源与生态正义拉拔的藻礁公投在即,今(22)日适逢「世界地球日」,总统蔡英文将接见环团讨论。无独有偶,前总统马英九则在上午在脸书忆起10年前的今天,他为保育彰化县浊水溪口的潮间带湿地,在总统府召开记者会,宣布政府不支持国光石化开发案;他也强调,这值得现在政府处理藻礁保育议题时参考。
马英九写道,2006时国光石化被时任行政院长苏贞昌列入「大投资、大温暖」计划的重大开发案,但此案在高碳排、高健康风险、广大湿地破坏、耗费大量水资源等方面引发巨大争议,直到2008年民进党输掉总统大选,国光石化案留给了新政府决定。
「面对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冲突,我要求政府各部门真诚倾听各界声音,让持不同立场的各方,都能理性、完整地表达意见。」马英九表示,2011年3月底,他征询行政院、经济部与环保署的意见,并在总统府与彰化县环团领袖会面,看了他们所提的说帖,让他更深入认识此案对环境生态的冲击。
同年4月3日,马英九赴彰化参加反国光石化万人餐会,了解在地民众的心声,隔天再亲自造访湿地、访问农家。马英九指出,在见证当地丰富的生态资源,以及乡亲们对土地浓厚的感情后,政府重新省思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平衡,深入检讨台湾石化产业高质化的发展趋势,评估兴建离岸厂房的可行性与风险,最后作出不支持国光石化这个价值6千亿元开发案的决定,同时也请经建会订定计划,专案协助芳苑乡、大城乡当地发展经济。
马英九透露,10年后,他再度造访彰化县芳苑湿地,这片宽达6公里的潮间带,孕育了广大的牡蛎田、俗称「虾猴」的蝼蛄虾、文蛤等丰富自然生态;此外,一位回乡的艺术家告诉他,「非常感谢当年政府能够为台湾世代子孙留下这片世界级的湿地」。
「10年前,为了环境保育,政府决定停建国光石化;10年后,事实证明,当年我虽挨了石化界不少骂,但我们舍弃生产低阶石化产品并推动高质化,保留珍贵湿地,是一个经济与环保双赢的正确决定。」
马英九作上述表示后强调,台湾要永续发展,不能只看经济面,环保生态才是永续的根基,两者必须兼筹并顾,这是我国《宪法》增修条文第10条、《环境基本法》第3条的明文规定,也是当年他决定停建国光石化案所秉持的原则。「舍石化、留湿地,是我们共同的回忆,也是执政当局尊重民意、保护生态的经典案例,值得现在政府处理藻礁保育议题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