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论广场》赖清德对抗路线 民众投不信任票(陈冠安)
赖清德总统表达愿意赴立法院国情报告,民进党团26日跟进喊话,要求立法院长韩国瑜(中)应主动召集协商。(本报资料照片)
国会改革法案不出意外在上周被宪法法庭宣告几乎都违宪,实质的关键条文,包括总统国情报告、调查听证权、藐视国会等,几乎全部失效。随后,总统府立刻表示,赖清德愿意在朝野党团有共识的情况下,就总统宪法职权赴立法院进行国情报告。
不过由于新法失效,而按照旧法,总统国情报告单纯就是报告,无任何回答义务。因此在野党皆认为没有必要,表示反对,民众党总召黄国昌更直言,叫赖清德在总统府开记者会就好,毋须到立院。从蓝白两党对赖的态度,不难想见,在国会改革法案被大幅宣告违宪之后,朝野冲突势必加剧。
就目前来说,包括《宪法诉讼法》、《选罢法》、《公投法》、《财政收支划分法》,以及还在僵局中的114年度总预算,都会是短中期内蓝绿白短兵交接的战场。尤其是总预算部分,朝野各方已多次协商,然僵局仍未解决,行政院始终不肯依照三读法律来合法编列原民禁伐补偿预算。
随着时程推进,总预算僵局势必压力愈来愈大,不过以最新的美丽岛电子报民调来看,执政党的压力可能更大些。因为有高达37.4%的民众认为总预算僵局,民进党要负最大责任;24.6%认为朝野责任一样大;仅14%认为是国民党的责任。有意思的是,相比泛蓝泛白认为民进党要负责者高达6、7成,即使是泛绿支持者,也只有32.1%认为责任在国民党。甚至,连一向不喜欢蓝营的20至39岁年轻世代,都只有不到1成的人认为国民党要负最大责任,是各年龄层最低的族群。
简单来说,民进党现在将总预算僵局的责任算在在野党的论述,连绿营支持者都无法接受。因此,随着僵局无法化解,相较上个月,卓荣泰的施政满意度与不满意度的差距再度拉近,从9月的7.4%缩小到目前的3.9%。可以预期,死亡交叉即将到来。卓内阁不受民意青睐的趋势也连带影响绿营声势,泛绿基本盘即从4成下滑到3成7。
从民调趋势来看,朝野对立的政治对抗并未巩固赖清德微弱的4成基础,更不能掩盖其执政不利,民生问题丛生的施政弊端。倘若赖继续采取高度政治对抗,以为可以把在台南市议会的方式拿来对付立法院,那赖政府很快就会迎接就任以来第一个政治危机。
不过从过去赖清德愈逆风就愈头铁的政治作风来看,在势必加剧的政治对抗中,赖很可能会采取更强硬的做法。比如《宪法讼诉法》修法,在野党必须做好准备,赖清德很可能会选择不公布三读通过后的法律来进行反制,以继续实质掌控,用司法权来对抗立法权。
倘若真走到这一步,过去不曾上演的宪政危机将很可能在赖清德任内一一上演。以目前壁垒分明的政党对抗来说,最终受到伤害的,不会是在野党、执政党,而更可能是台湾民众对民主政治的体制信任。(作者为中华青年公共参与协会理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