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论广场》马应倡议中华经济复兴圈(石雨轩)
10年前的2015年,马英九与习近平分别以两岸最高领导人的身分在新加坡会晤,从两岸中国的历史角度看,是错失了一个绝佳的机会。图为「马习会」。(本报资料照片)
前总统马英九4月1日至11日访问大陆,除前往深圳、广州、西安外,还将到访北京,与大陆领导人习近平会晤,举行各方关注的「马习二会」。
10年前的2015年,马英九与习近平分别以两岸最高领导人的身分在新加坡会晤,史称「习马会」或「马习会」。会中双方虽就两岸关系交换意见,但没有签署协议或发布共同声明,从两岸中国的历史角度看,这实在是错失了一个绝佳的机会。
2015年,习近平甫上任未久,胸怀雄图大略,对内厉行反腐,持续改革开放;对外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并在南海吹填造岛,无一不是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其最高的政治目标与最大的历史使命。在习近平的目标与使命中,无疑绝不能少了海峡两岸实现终极统一这一部分,相信这也是习愿意放下身段,以对等规格与马举行「习马会」的动机与理由,相信习也有所期待。在这样的难得的场合中,只要马以台湾最高领导人的身分,就两岸关系如何从终战到和平再到追求终极统一,提出哪怕是一些最基本的理念、方向或框架,相信都能得到北京当局的正面积极回应,但可惜,马竟然错过了这样的黄金机会;这推测,习对这次的新加坡之行是不无失望的。
光阴荏苒,10年弹指已过,世事变化却大。变化不仅出现在两岸间,更发生在中美间。很明显,中美的全球大博弈已是21世纪历史发展的主旋律。当中国的GDP在2010年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后,中美两强就双双掉入了矛盾的「修昔底德陷阱」,于是从欧巴马到川普到拜登,美国是一个劲儿把中国往死里打,这就是全球范围内出现了两个效应,一是政治的,二是经济的。
在政治上,美国以霸权威势,力压一众国家,从美、欧到大洋洲和亚洲,不得不在美、中之间选边站,于是在全球范围中形成了一个以美国为中心的「西方圈」,和另一个以中国为中心的「南方圈」,目前看来,大致势均力敌。与此同时,在经济上,美国也以先进优势,力筑小院高墙,全力封压中国,于是原本已逐渐成熟的全球化被打砸成了两个「半球」的半球化。
不少国家,如西欧及北欧,政治上迫于美国压力不得不在表面上附从美国,但在现实利益的经济上,则想方设法地避开美国影响,寻求不与中国脱钩,最近在北京举行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就说明了一切。相较之下,台湾的处境更是困难,决策当局的选择是在政治上紧靠美国,为此,还不惜在经济上与中国大陆脱钩,结果不但经济困顿,而且还成了当前「地球上最危险的地区」。
虽然是台湾前领导人,必须看到,马英九对台湾当局的政治影响力是有限的,那么何妨换个角度,从经济着手,通过社会与民间力量,扭转经贸关系也渐行渐远的趋势,比如倡议建立一个包括大陆、台湾、香港、澳门在内的「中华经济复兴圈」,如此,既可以维续与强化台湾的经济活力,又可以在经济上呼应习近平倡议的实现「中国民族伟大复兴」,有理由相信,应能获得北京当局及港、澳当局的正面回应。2015已矣,勿再错过2024了。
(作者为自由撰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