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论广场》掏空故宫 民进党的爱与恨(林保淳)
针对国民党立委陈以信爆料故宫不慎打破国宝龙纹碗并试图掩盖,故宫院长吴密察表示绝对没有隐匿,并且已启动调查。(姚志平摄)
自民进党执掌政权以来,无时不刻不以「去中国化」为首要目标,已然透过教科书的「去中化」,将年轻人洗脑至将中国视同寇雠的地步,连同文化,也是处心积虑地加以淡化处理。因此,他们对象征着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堡垒的故宫博物院,其实也是百般纠结,虽欲去之、移之、转之,却仍是不敢有太大的动作,只敢以一些小伎俩偷偷摸摸地进行着。
故宫博物院的前身,是因逊清被迫退位后,由国民党接手故宫文物的保存而成立的;但是由于抗战爆发、国共内战,国民党为了让这些珍贵的文物不受战火的波及,从北京辗转到南京、四川、云贵,而最后则迁徙至台湾台中的北沟山。最后则选定台北外双溪,于1965年11月12日正式为现今的故宫博物院揭幕。
故宫博物院目前馆藏有70万件珍贵藏品,从新石器时代迄于民国,每一件藏品都富涵着传统中华文化的内容,分类分期展出,可以说是全世界中华文物的荟萃之地,尤其难能可贵的是,在战火的威胁、洗礼下,从登录、搬移、装箱、运输、播迁,到最后的典藏,70多万件的文物,大体保存完善,为传统的中华文化留下了不朽的见证。故宫博物院可以说是台湾最鲜明的文化地标,放眼全世界,都是名列前茅的,近年来每年前往参观的人数,竟超过600万人,不但可以说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更是台湾人最引以为傲的文明象征。
民进党一意以「去中国化」为目标,但只要故宫存在的一天,显然其意图就无法得逞,但是,故宫又是全世界关注的焦点,他们也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予以轻忽,因此又恨又爱。爱的是故宫的珍藏,随意拿出一件,都是价值连城的,这笔财富,不仅仅只有馆藏的价值,又可以带动文化产业的发展与观光的庞大效益,更可以当成样板,是以也不愿意放手;恨的是,有此鲜明的中国色彩,对他们而言,却是有如芒刺在背,更恨的是,几十年来故宫所建立声誉,已让不分何处、何时来的台湾人,都已认定这是台湾文化中不能舍弃的资产。因此,左右为难,只能以若干黑箱作业,暗中削减故宫的影响力。
最显而易见的是,早年的故宫博物院长,如蒋复璁、秦孝仪,虽皆是国民党中人,但都是博物馆学有专精的人士,其后的杜正胜,虽是深绿,至少也还不是民进党籍人士,另外的石守谦、林曼丽、周功鑫、周筑昆、冯明珠、林正仪等历任院长,都是无党籍的,而蔡英文上任后,陈其南以及吴密察,都是民进党人士。民进党人主持院务,是有党而无国,眼中只有民进党,而未能正眼相看故宫博物院的意义与价值的,尤其是自吴密察上任以来,诸多举措,都大有争议,如故宫南院的设计,往往贻人以不良之讥,是想要冲淡故宫的效益,苏宏达教授揭发其中之弊,却反遭控告及查水表,闹得轩然大波;而两岸局势紧张,更有人揭发故宫想要将故宫文物精选4万件,送往美日收藏,更引起盗卖国家文物的质疑。故宫博物院虽发表声明澄清,但信服者有多少,却还是一大问题。
故宫的院长,只知迎合党意,背弃专业,整个故宫博物院深密勿固,从规画到管理,都隐密不为外人所知,其间有无弊端,不免引人质疑。而今日被揭露的,竟有3件故宫馆藏的珍贵明、清瓷器,为了因应数位化典藏的计划取出,遭到摔破。故宫的文物辗转流离于战火之际,未有若何损伤,居然在这样的时机遭到人为的损伤,这简直是世界级的丑闻、博物馆之耻,而故宫院长还企图遮掩隐瞒,更是骇人听闻的事。
依照道理,有这种不可思议的大事发生,吴密察院长除了依院内管理章程处理外,也应立即上报行政院长,岂有事发已一年之久,更连续3件,行政院却懵然不知的道理?这次如果不是陈以信立委揭发,国人还是被蒙在鼓里,说没有隐瞒,其谁能信?而极有意义的「兰千山馆」却在吴密察手中不续约。不合情理的事件层出不穷,其间还有多少不为外界知道的计谋在秘密运行,实在难令人不起疑。
这几件国宝,价值之不菲,是可想而知的,在发箱、取出、保存上,理当是如何的小心慎重才对?怎可能轻忽到如此地步?故宫人谋不臧,管理散漫,其咎责应该由谁来负责?国家财产的被损毁,身为院长的吴密察个人赔偿得起吗?而吴密察居然可以继续盘坐在院长宝座上指挥着后续的调查事宜。类似的被隐瞒的事件有多少,是否可以透明公开,让全民检验?
有关故宫的藏品,坊间流言甚多,以假换真、盗卖替换的传说不断,更有不少人担心,万一战事爆发,这些国宝的命运,将会如何?说实话,故宫博物院是国家的资产,全民的资产,民进党是否真心爱之惜之,恐怕在许多民众的心中,都会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作者为退休大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