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抖别轻忽 影响日常应尽速就医
原发性颤抖是最常见的动作障碍疾病,盛行率约4%。台大神经部医师吴瑞美说明,原发性颤抖好发于青少年和长者,约3分之1病人有家族史,主要症状是「动作性或姿势性颤抖」,在拿杯子、吃饭、写字时手抖动得比较厉害,有时候老年人频频点头,也可能是原发性颤抖的表现。
巴金森氏症是一种老年退化疾病,盛行率约1%到2%,症状包括肢体僵硬、颤抖、步态困难、扑克脸等。吴瑞美指出,巴金森氏症的最大特征在于「静止型颤抖」,没有动作时抖得比较严重;但约2成患者对于抗乙醯胆碱类药物反应不佳,即使动作方面稍有改善,但颤抖症状没有明显改善。
吴瑞美说,手部颤抖对于日常生活和工作都带来极大困扰,握笔、搬东西、使用器械等精细动作都很难做到,就连穿衣服时扣扣子、拉拉链,种种日常琐事都得仰赖家人协助,长期之下,患者容易感到沮丧,甚至变得焦躁、自卑。
吴瑞美说明,针对原发性颤抖和巴金森氏症静止性颤抖,目前主要以药物治疗,如果效果不好或有严重药物副作用,则可考虑深脑刺激手术(DBS),可一次治疗双侧颤抖,但须开脑植入电线,且一段时间后须更换电池;另外也有聚焦超音波治疗(又称神波刀)新选择,属于非侵入性治疗,但仅限治疗单侧颤抖。
手部颤抖的原因不仅限于原发性颤抖和巴金森氏症,台大医院神经部主任郑建兴举例,如果年轻女性就医,通常会先怀疑是甲状腺亢进造成的「次发性颤抖」,另外也需要了解是否有其他脑部疾病,逐一检查并排除所有可能因素之后,才会诊断为原发性颤抖。
郑建兴提醒,疲劳、紧张时都会加重颤抖症状,有些药物的副作用会让颤抖变严重;有颤抖症状者一定要保持规律作息,且放松心情,因为越担心、焦虑只会加重症状。他呼吁,由于一般民众很难自我判断颤抖的成因,只要影响到日常活动,就建议尽速就医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