纾困之乱》繁复程序换微薄补助,不熟标案的企业简直无法生存

●王福闿/中华品牌再造协会理事长

这波疫情影响身边朋友不论是品牌还是个人,几乎无一幸免。有公司底子不错,掉了三、四成业绩还能勉强维持;有的薪资算高,减薪也能勉强度日;但纾困措施推出至今,更多人疑惑,那几百亿救命钱在哪?

整个纾困计划笔者分成三块:贷款补贴、薪资补助、急用救助。超过四分之三所谓的百亿金额,是以企业纾困贷款利息补贴及可贷金额为主,一般民众没有机会;若申请的公司单位不熟悉行政作业流程企画书撰写,也不是都能顺利获得帮助。

薪资补贴则以劳保系统为主,受影响的从业人员也须透过公司申请,甚至是自营文化从业,若过去没拿过政府标案或配合过流程,申请方式相当不好上手。最需帮助的弱势族群,这次也终于有机会申请到救急补助。

▲纾困申请不便引起民怨苏贞昌今(7)日道歉并宣布简化流程。(资料照/记者屠惠刚摄)

有企业直白的说,现在连生存都无法了,还要配合繁复的政府流程才能取得为数不多的补助。

但同样环境下,却因制度创造了一部分新富族群」,部分熟悉标案流程,甚至这为数众多的纾困案,不论是纳入原有计划或是新标案,集中在部分大型法人或是有相当背景的单位手上。若是从「政府公开标案查询」更可看出,许多标案在这时是否有必需性,甚至得标厂商及金额有些过度集中,都有值得商榷的地方

当许多摊贩、自营户甚至退休军公教,不易取得帮助,但以纾困或计划为名,能稳妥大量收益获利的单位,虽然合法合规,却让疫情下的社会现实,落差更大。

热门点阅》

►业绩掉九成,谁来帮帮「行销公关业」?

经营困难不被体谅,员工怎么看共体时艰

►疫情下台湾内销分析啤酒成长8%、烟草下降12%

►随时加入观点与讨论,给云论粉丝团按个赞!

●本文获作者授权,转载自联合报》。以上言论代表本网立场,欢迎投书《云论》让优质文被更多人看见,请寄editor88@ettoday.net或点此投稿,本网保有文字删修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