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大生物环境系统工程学系教授童庆斌:ESG变身台湾企业竞争力

台大生物环境系统工程学系教授童庆斌

气候变迁对企业营运影响性究竟如何估算?台湾大学生物环境系统工程学系教授童庆斌表示,若能将国际国内部位的环境评估资料整合为共享资料库,再将知识转译,供各产业结合其内部活动,可简单撰写出气候变迁的各式报告降低成本且提高企业竞争力,同时不用每个企业重复投资

童庆斌表示,台达电、华硕都已设永续长,但即便大企业设永续长,大概也很难有很多资料评估可纳到企业决策,因为缺乏总体评估,或各式环境影响报告散见在各部会,格式不同或企业根本不知去哪里找,哪些是自家企业需要的,台大与开发金、中华电信安永合作,即是想建构快速、简单的资讯整合平台,协助产业竞争力,童庆斌说:「其实气候变迁与ESG对台湾不是限制,反而是机会,做得好就有竞争力,做得早就可以领先」。

童庆斌解释,若能借由合作平台提供企业所需的气候变迁影响评估资讯的服务,让台湾企业可以做得比人家还好、比人家还早,在国际间就有竞争力,在供应链上就有机会领先,因为台湾企业技术已赢人家,若在ESG上也赢,将是重要的关键

童庆斌并直言,台湾很多单位现在谈永续发展及气候变迁还多是形容词阶段,但国际间已不是,真正气候变迁是要有情境分析,永续发展其实要兼顾经济社会环境,要先谈风险,才有风险调适行动,其中又分转型风险与实体风险,如何将此落实到产业,将气候变迁主要知识及资讯需求,融入企业对气候变迁风险管理,台湾企业要做各项气候变迁风险揭露及评比,是为了生存,不做根本连生存、加入供应链都没机会,所以要做ESG,还要做得好,若能领先别人二、三年,就可多赚二、三年,若可一直领先,就可持续保有竞争力。

如现在极端气候频繁出现,降雨量与排水设施的资讯一对比,就能找出哪些地方容易淹水,海平面上升、旱灾等,童庆斌说,如台北淹水或台湾连续旱灾可能都是百年一次,即1%的发生机率,但现在可能一年内同时出现水患与旱灾,这是过去没有发生过的,无法经验去推估,就需要科学方法帮助评估,才不会造成投资或决策错误

但这种外部资料非常庞杂、非常多,即便企业设永续长、行动小组,要靠一家企业的力量搜集这么多资料,都是有困难的,更何况很多资料需要「转译」,化为各产业需要的决策知识,台大与开发金合作,就是希望做资料储存的单一中心,童庆斌指出,气候变迁评比中,约有44~48%资讯需借由外部专业资料, 即外部环境影响,加上企业内部活动总和,才是企业受到总体影响及回应,这需要共享平台导入外部资料,企业可简单撷取其产业所需内容,很快结合产出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