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半导体西进好风光? 曹兴诚悔不当初
为了江苏苏州的一座8吋晶圆厂,联电荣誉董事长曹兴诚不只因此卷入和舰案,最后更宣布辞去联电董事长和董事,淡出联电经营。
但最近,不管是曹兴诚还是联电,似乎都不再「向西看」。2019年12月25日,曹兴诚在公开演讲中表示,九二共识、一中各表是「胡说八道」,直言「每天讲一个中国,台湾没有活路」。
演讲后,本刊致电曹兴诚,请教他对两岸半导体发展的看法,他竟然语出惊人地表示,「如果能重来,我希望我们没有到大陆协助设厂。」对联电协助苏州和舰设厂一事,表示悔不当初。
几天后,联电共同总经理简山杰接受《日本经济新闻》专访也表示,中国厂商的竞争日益增强,联电将聚焦在美国、南韩和台湾市场,也不排斥用更多并购,增强竞争力。
联电从1990年代就有赴陆发展的想法,时任董事长的曹兴诚就曾谈过,「没有广大的腹地,无法成为工业大国」,希望和大陆合作,助联电更上层楼,90年代,联电总经理宣明智就曾带团到中国,推广IC设计技术。
30年过去,现实状况却是,联电的中国梦,并没有实现当年的梦想,反而带来诉讼和亏损。
联电第一个和中国有关的重大投资,是位于苏州的和舰。和舰早在2001年就在苏州成立,由于外界质疑,联电是和舰背后的真正投资者,和舰董事长徐建华因此被拘,有一整年时间,只能每天靠电话会议跟团队开会,联电陷入长达9年的诉讼。
之后,因为马政府开放8吋晶圆厂登陆,和舰才得以在2013年合法并入联电,经历18年的努力,和舰2018年获利3亿多台币,占联电获利约1/7。
和舰一年在大陆赚了3亿多元,但联电在中国亏的更多,2014年,联电和中国政府合作,成立厦门联芯,在厦门设立12吋厂,生产40和28奈米晶片,联芯从动工到量产,只花了20个月,没想到,开工之后,由于高昂折旧费用,根据联电最新年报,2018年联芯亏损117亿元台币。
同时,联电原本有意让和舰和联芯一起在上海交易所挂牌,募资扩大经营规模,2019年中,联电却因交易所对新上市公司实质控制权有疑问,主动撤回上市案。
商场上有赚有赔,但联电参与的另一个案子,和福建晋华的合作案,却再次让联电陷入跨国大案。
原本状况是,联电曾自行发展记忆体技术,福建晋华因此委托联电研发记忆体制程,联电并未投资晋华,却因此陷入侵害美光营业秘密案,被美国司法部开记者会控诉。这3个案子加在一起,联电过去多年登陆历程,从投资人角度看,只能说联电的登陆计划,30年如一场大梦。
但联电在晋华案的发展,仍值得投资人高度关注,因为,2019年9月,川普在联合国演讲,再次提到晋华案,做为对中国发动贸易战的证据,相关诉讼仍在紧锣密鼓进行,进入关键时刻。目前最新发展是,1月17日,美国法院发出文件,要在2月12日再次开庭,并有意传讯3名台籍被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