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墓仔埔「艺术价值极高」 政府狂拆!老外心痛:在西方能进博物馆

台湾人避讳的墓仔埔,在外国学者眼中却是如此的珍贵。(图/记者周宸亘摄)

生活中心综合报导

墓仔埔对于大部分民众来说是有所忌讳或敬畏的,不过却有一小群外国文史工作者,积极抢救为人诟病文化资产。来自德国奥利华(Oliver Streiter)研究台湾墓碑文化长达11年,拍摄的照片超过8万张,他认为,其中蕴含的资讯量极高,能了解一个地方人跟人之间的关系;而来自美国的James Morris更直言,在西方国家,这些「艺术品」是可以被送进博物馆的,但台湾却是轻易地破坏。

全国文化资产会议上,高雄大学副教授奥利华(Oliver Streiter)以不太流利中文,诉说着对台湾墓仔埔的执着,他从12年前开始踏遍墓地,拍下超过8万多张照片,并以一套非常有系统方法,来整理这些墓碑资料

奥利华认为,台湾的墓资讯密度非常非常高,透过考古研究,可以了解埋葬的习俗信仰、地方认同、移民家庭结构等,他也难过地问,「可以因为不了解就任意拆掉吗?」

►Follow网路流行风向,点我加入官方Line@帐号

▲James Morris认为,墓碑所蕴含的历史、艺术、宗教价值,是别的地方是找不到的。(图/翻摄自全国文化资产会议影片

多年下来,施明德前妻艾琳达(Linda Gail Arrigo)也协助奥利华抢救这些墓碑,她指出,「近5年,台湾到处都在拆,根本不好好做考古研究,这些墓是包含清朝的、乾隆的、道光的,全都拆掉没有留纪录。」

台湾人明显是对这些墓仔埔有忌讳,就算是台湾历史学会也不怎么帮忙。」艾琳达感叹,3年前他们知道新店古墓要拆,于是打算先进行研究,过程中跟新北市文化局有非常多的交涉,但现在拆到只剩大概30个墓碑,如果拆之前能先做考古、调查,就能知道哪些是该保存,哪些是可以拆除的。

▲不只墓碑,就连周边的器物都有考古的意义。(图/翻摄自全国文化资产会议影片)

另外,来自美国的James Morris也表示,从外国学者的观点看这些墓碑,其蕴含的历史、艺术、宗教价值,是别的地方是找不到的,现在台湾到处都有拆除公墓行动,而这些300多年的民族历史,在政府的默许下,成为一堆垃圾;然而这些「艺术品」在西方国家,是可以被放进博物馆的。

对此,文化部长郑丽君回应,这些西方研究者花了这么多年,关心台湾墓地所承载的历史,她相当感动,于是也要求文资局加以评估,能否对台湾历史墓地进行「系统性文资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