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人看大陆-我看奇葩说:两岸需要好好说话
还记得几个月前小S在金曲奖对青峰原以为无伤大雅的玩笑,蔡康永后来在脸书上回应说:「你如果常看康熙,康熙也用很多集冲撞了一些主流社会的价值观。当然,每集拿来一句一句检查的话,肯定能找出很多问题的。但毕竟康熙不是奇葩说那种讲道理的节目,康熙想令大家每天放松一小时,没有什么讲道理的空间……」
但《奇葩说》究竟是什么样的节目呢?为什么《奇葩说》能够既讲道理又带给人娱乐?
这个舞台为原先是家庭主妇的马薇薇,找回了可以尽情发挥「咄咄逼人」的犀利辩论乐趣;让私下不爱社交、寡言沉默的颜如晶,可以在舞台上大谈自己爱吃的东西;使范湉湉一句「为什么要压抑自己的天性!」成为用生命在辩论的经典。这个舞台上,让人看得更过瘾的是,每位能够成功夺票的辩手,除了说话技巧的实力,也是因为他们的真情流露,独特的个人魅力深深打动了观众。
事实上,《奇葩说》这么「奇葩」的节目形式可以说是史无前例,过去以辩论为主题的综艺节目最终都以失败收场。上周日,《奇葩说》的顾问、第三季《奇葩说》冠军黄执中刚好有机会来台北演讲,虽然台风余威仍在,但来参与的青年学生却把整个活动场地挤得满满的。
当天,黄执中先生在现场回答了许多观众的提问,其中,他回应为什么《奇葩说》得以透过辩论形式脱颖而出时说,因为「辩论」最有魅力的地方,并不是「输赢」,而是不同角度彼此交锋的过程。因此,当时他建议来找他的《奇葩说》导演李楠楠,要做一个能把各种观点说出来的节目。
黄执中也认为,所谓综艺节目未必是要去搞笑、一味地讨好观众的笑点,对于节目内容,「领先观众半步」是最合适的距离。每个观点讲出来,要的是「我也有想过,但没有你说的这么好」的效果,让人容易接受,又能带出新的感受。这让我想起自己看《奇葩说》也是这种感觉,不全然受感动,不全然觉得好笑,而是有一种奇妙的片刻,让你忽然想按下暂停,梳理一下自己的想法。
《奇葩说》优先找来无数活跃辩论圈的资深辩士参加,却是放进高度娱乐、表演性格的综艺节目来辩论,因此令年轻观众期待他们不但保留精彩的观点交锋,也融入接地气的议题和娱乐效果。
脱下虚伪假面
如同其主打的标语「脱下虚伪假面,好好说话!」,最吸引我的应该是它打造了多元性别展演的舞台。看辩手们个个打扮有时浮夸、有时恶搞、有时风格强烈到像表演用的戏服,一些受邀来《奇葩说》当男神、女神的特别来宾,经常会搞笑问起某位辩手的性别到底是什么?
但对于常看《奇葩说》的观众早就见怪不怪,经常会看到男辩手穿上裙子,或露出细白双腿,如思达被众人称赞有名媛风范,肖骁被暱称是少奶奶,花希被封为国民闺蜜。他们豪不避讳地大聊性生活,无所顾忌地讽刺直男(异性恋生理男性),不懂女生心理,或挖苦「暖男」就是男人中的「绿茶婊」(指外表清新脱俗但心机重)。
因此,并不意外的是,当《奇葩说》第二季辩题谈到「该不该向父母出柜」时,许多辩手用的是自己的例子,而非围绕在「我有一位同性恋朋友怎样怎样」。
在第一季曾公开出柜的姜思达,当时回应辩题时说:「歧视不单单是永远对你恶语相向,歧视也往往是在划分你我,所谓异己,这个时候我们会做出所谓一系列贴标签式的行为,比如我在第一季就是作为已出柜的那一个人,因为这件事情是值得把我和其他人划开的,这就是我心中考虑的不平等。」
姜思达因为把「不平等」作出了另一种诠释,让原先考虑「该不该」的问题反映的价值观选择,多了一种来自当事人的同理心。于是后面他再次强调:「不,我不是保守,我是对所谓的开放先进有更高的期待。」不只考虑受到歧视的同性恋者,无力于与父母对话的心情,姜思达把父母对子女的担忧也放进去,在做决定的历程里考虑多重视角或观点的交集,才有机会产生出直面争议的新观点。
同样吸引我的一期辩题是「恶劣天气叫外卖我是不是有罪」,有的人认为自己有罪是因为自私只想到自己的安全,有的人认为错误不该归咎个人,店家可以选择拒接订单。
在第三季海选时,一位曾经做过记者的选手董靖,用「负罪感」的角度回答这题,她认为负罪感的人在于,透过花钱把己所不欲施予了人。她说:「我们看看那些外卖员,很多都比我大不了几岁,他们之中的80%没有劳动合同,几乎百分之百的人都买不了工伤保险,如果他们受了伤,没有人可以给他们保障。」
不应沉默回避
台风刚走,再次想起这个辩题时觉得格外耐人寻味,把道德上的愧疚感与法律上的「有罪」意义暧昧地连结在一起。即便《奇葩说》节目中,有时会出现选手为了讨好观众而出现某种似是而非,甚至混淆概念一谈的论点。但大部分针对两难困境的辩题设计,放进日常生活的情境来思考,还是能发现,知道问题远比自己所想像的还复杂,将使我们对主流的解答保持一定的距离,而期待另一种将多元观点并置讨论的话语空间。
活动结束后,我和几个大陆同学留下来继续和讲者请益讨教,也和其他来自各地的参与活动者互相交换心得。我们都同意,目前两岸充满各种「随便说」、「懒得跟你说」、「一厢情愿说」,对于这些不明就里的单方说法,我们不应沉默或回避,反而应该更加认真、仔细的进一步深刻讨论,不要避谈敏感话题,而是让每个人所思所想并呈,让两岸能够好好说话、用心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