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首庙天坛出书展刺绣藏品 赖清德勉恢复传统技艺水平
副总统赖清德(中)获台湾首庙天坛董事长徐国润(右)赠送《台湾首庙天坛藏珍—绣艺百品》新书,右为负责编撰的国立台南艺术大学艺术史学系教授黄翠梅。(洪荣志摄)
《台湾首庙天坛藏珍—绣艺百品》新书的封面及内页。(洪荣志摄)
台湾首庙天坛典藏的宗教文物品类繁多,又以数量高达400多件的刺绣品为最大宗。该庙委托国立台南艺术大学协助进行研究调查后,近日除打造全新的文物库房收藏绣品外,更出版《台湾首庙天坛藏珍─绣艺百品》一书。副总统赖清德6日获赠该书时,强调刺绣是台湾珍贵的传统技艺,不仅应该好好保存,更要设法恢复昔日的技艺水平。
庙方指出,台湾首庙天坛始建于清咸丰四年,主祀玉皇大帝,并同祀众多道教神明,是台湾首间官民合建的庙宇,也是台南市首屈一指的信仰中心。自建庙以来香火鼎盛、信众络绎不绝,并累积了大量宗教文物,为有系统保存及推广坛中收藏的珍贵文物,2015年初夏经董事会委托台南艺术大学艺术史学系教授黄翠梅主持天坛文物调查研究计划,以科学方式进行分类整理与编目建档,相关调查研究成果于2017年出版,其中以数量高达400余件的刺绣品为最大宗。
2017年世界宗教博物馆曾以前述调查成果为基础,举办「绣里乾坤‧寺庙绣品的故事—台湾首庙天坛收藏精选」特展,该展不仅获得文化资产界极大的回响,也带动台湾寺庙整理和搜藏前期绣品的风气。
2020年初春,为进一步弘扬天公信仰,董事会再请黄翠梅协助编撰天坛绣品图录,并邀请对博物馆搜藏库房空间及设施规画具丰富经验的教授叶贵玉,共同主持〈台湾首庙天坛文物库房及相关设施建置规画〉计划。近日除绣品图录顺利刊行,位于「储存古文物暨读书馆」4楼的文物库房也建置完成。该庙6日举办「《台湾首庙天坛藏珍—绣艺百品》新书发表暨文物库房落成启用典礼」,公开分享对台湾宗教文物保存及推广工作的成果。
庙方还强调,台南是台湾刺绣工艺的重镇,从清末以来绣艺名声即十分响亮。该庙收藏的绣品年代,范围涵盖1920年代迄今,数量众多、装饰丰富,充满民俗艺术特点,除归属及用途明确,还有多件更标明年款、敬献人、制作地点和绣庄名称等重要资讯,将绣品集结出书,既为庙方所藏各时期的绣品现况留下纪录,也可为过去百年来台湾民间宗教刺绣的发展提供比较明确的年代标尺,并为未来台湾传统刺绣工艺的复兴注入养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