躺坐都不是 站着更酸痛 医:恐怕脊椎「跑掉」了

腰、腿、臀常酸麻痛,当心是脊椎跑掉--也就是腰椎滑脱,骨科医师提醒高风险群要多注意。(示意图/Shutterstock)

64岁辛女士常感到右脚酸,终日躺也不是、坐也不是,尤其站立时酸楚感剧烈,症状持续近六年,尝试各保守治疗均不见效,赴骨科检查发现为腰椎滑脱不稳定合并神经压迫,经手术治疗,术后症状大幅改善。

●腰椎滑脱2因素最常见 高危险群要注意

亚洲大学附属医院骨科部主治医师林琮凯表示,「腰椎滑脱」为腰椎椎体向腹侧或向背侧移动,约有10%患者因症状严重,需要手术治疗。

腰椎滑脱非单一因素造成,但以椎弓断裂性(椎骨解离)及退化性滑脱较常见,尤其退化性滑脱好发于50岁以上女性,进而导致脊髓腔空间狭窄,常会有间竭性跛行,走没几步路就需要休息才会缓和。

●新式侧位腰椎脊椎减压及融合手术 神经伤害风险小、恢复快

林琮凯主治医师指出,腰椎滑脱可能造成腰、腿、臀等部位出现酸、痛、刺、麻等坐骨神经痛症状,通常会请患者采取保守治疗三至六个月,但若经药物、打针及复健皆不见明显改善时,就必须评估手术治疗的可行性。

「传统后方椎骨减压融合手术」术中需要大量拨动脊髓神经作神经减压,并经脊髓神经旁置放骨融合器,神经损伤风险高,而「新式侧位腰椎脊椎减压及融合手术」,大幅减少神经伤害风险;虽然侧腹部及背部皆有手术伤口,但因软组织及骨性结构破坏更少,术后的恢复更快,通常术后隔天即可下床,症状也能获得改善。

●术后三个月内须限制活动 这些行为应避免

林琮凯主治医师提醒,「新式侧位腰椎脊椎减压及融合手术」适合有脊椎滑脱或脊椎不稳定的病患,术后脊椎狭窄并神经压迫也能有所改善。

患者术后三个月内必须限制活动,尤其避免提重物、弯腰或坐矮椅子,避免手术置入物在脊椎骨融合之前有松动不稳的情况;

术后三个月经评估则可开始「微活动」,渐渐恢复以往活动程度,例如游泳、慢跑、健身操等,并以正确的姿势进行,才能让日常生活恢复正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