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班性平案频传 监委促请教育部检讨改进

监察院。(赵婉淳摄)

近年体育班与运动代表队发生校园性平事件频传,监委范巽绿、萧自佑、赵永清今天指出,自2014年迄今高中以下体育班、运动代表队经通报性平事件共548件,而学生与教练特殊依赖关系、权力不对等社会文化结构,实与普通班学生存在殊异性,监院促请教育部应尽速就学生的身心保护、性平教育检讨改进,积极研议有效解决对策。

监察院教育及文化委员会在12月16日,针对体育班及运动代表队校园性平事件频传的问题,通过调查报告,促请教育部确实检讨改进。

调查报告指出,教育部目前仅对于专任运动教练,定有各级学校专任运动教练聘任管理办法,对于非专任运动教练的管理,却仅以函释公告,相关监督管理密度犹显不足,且对于非专任运动教练的性别平等教育并无相关教育训练规范。

监委表示,教育部应强化运动教练的性别及相关法令知识,各校校长及行政团队应落实校内体育班及运动团队的监督管理,并对教练进行教育训练,以维护学校运动训练环境及学生权益。

监委指出,体育班及运动代表队学生年龄较轻,即进入具有长时间训练、肢体碰触频繁,以及比赛外地住宿等,又因训练及生活紧密结合,衍伸与教练特殊依赖关系,发展成学长制等特殊权力不对等社会文化结构,实与普通班学生存在殊异性。

监委提醒,教育部宜参考国际经验,如德国即提供指南予该国运动协会,明确指出不同运动项目应不同管理,尤针对「身体接触」、「运动空间」、「特殊依赖关系」等三面向,应进行风险评估,并采取必要措施。

报告提到,据教育部统计资料显示,高中以下的体育班与体育代表队,目前共有244所学校提供住宿,义务教育阶段体育班住宿学生占全体6成,与教育部函复「以不住宿原则」政策有出入,对于宿舍管理、员额编制标准等内容付之阙如,且部分学校体育班因宿舍管理人员配置不符实需,致性平案件层出不穷等情。

监委说,教育部应盘点体育班宿舍环境及宿舍管理人员,另体育专长学生常有至外地集训或比赛的住宿需求,然而仍缺乏相关住宿规范或指引,教育部应整合体育署及国民及学前教育署积极改善,以维护学生住宿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