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委揭儿少保护安全网有漏洞 促请政院检讨改进
监委王美玉向大家说明调查报告。(赵双杰摄)
监委王美玉。(赵婉淳摄)
监委王美玉举行记者会。(赵双杰摄)
世界儿童人权日前夕,监委王美玉今天提出儿少受虐调查报告,从三级预防面向逐一检视我国儿少保护机制的漏洞与不足,直指「社安网第一期计划」虽已强化相关调查协助机制,但受虐儿少仍一再被政府保护系统漏接,甚至6岁以下幼童还存在通报黑数,呼吁行政院督促所属部会检讨改进,终止儿少受虐的悲歌。
11月20日是世界儿童人权日前夕,监察院通过监委王美玉历经1年多搜集专家、实务工作者意见及走访儿少机构实况后提出的调查报告,揭开儿少在层层防护网下仍落入受虐致死伤的悲剧。
王美玉指出,近5年的儿少人数骤减42.7万人,但受虐儿少不减反增,被通报的人数从2014年的4.2万人,增加到2020年的6.6万人,增幅5成多,去年受虐儿人数已达到1.2万人。
王美玉表示,2019年到2020年4月间,发生43件重大儿虐案,1成的受害个案没有被通报,其余9成即使有进入通报,但防护网最终仍没接住,严重威胁儿少的生存权。
这份调查报告从三级预防面向逐一检视台湾儿少保护机制的漏洞与不足,王美玉说,行政院从2018年到2020年推动社安网第一期计划,却因跨网络合作仍不足,而落入了「社政的社安网」的困境,距离绵密无缝的安全网,还有一段路要走。
报告指出,在初级预防方面,受虐的6岁以下孩童仍存在没被看见的通报黑数,是儿虐最大受害者,卫福部保护司实施的「重大儿虐事件检讨机制」实施运作有缺漏;在二级预防方面,通报案件爆量,过度倾斜仰赖社工,但还没完全到位的社工人力无法应付,再加上不够清楚的方案标准、是否开案等争议,让筛派案中心承受接案时与社政等单位间的争执与内耗。
至于三级预防上,也因儿虐家庭强制亲职教育及处遇计划未落实、资源不够,难以阻止儿少受虐,也形成在家外安置儿少没有归期,像是「失根的浮萍」。
王美玉提醒,社安网第二期计划预计大幅增加人力,但后续是否引发「社工荒」及「县市间、跨体系的人力流动潮」,需要密切关注且及早因应,她呼吁行政院督促跨部会好好接住受虐儿少,让孩子平安健康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