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罗马拼音 民团促原乡地名跟进

原民团体指出,除了人名外,地名也应修正成可用罗马拼音代替,而不是现在的仁爱乡、信义乡等称呼。图为2022年原住民族传统命名文化巡回展。(本报资料照片)

泰雅族原住民宝杜.巴燕(Bawtu Payen),前年申请「单独」以罗马拼音的原住民族语「Bawtu Payen」登记为身分证姓名遭拒,他不服提起行政诉讼,最终获得胜诉。长期推动原住民族语言发展的民进党立委伍丽华表示,这是一个大的突破;原民团体更指出,除了人名外,地名也应修正成可用罗马拼音代替,而不是现在的仁爱乡、信义乡等称呼。

伍丽华曾提案得选择使用原住民族文字(罗马拼音)办理户籍登记、申请归化或护照,她表示,宝杜.巴燕接到胜诉通知后,第一时间就与她联系,如果户政单位没有提起上诉,未来宝杜.巴燕就可以「Bawtu Payen」登记为身分证姓名。

内政部户政司指出,为尊重原住民诉求,并考量社会辨识需要,行政院已于去年2月11日研商「使用原住民族文字单独登记传统名字」,将朝原住民传统姓名以单列原住民族文字记载方向推动,未来内政部将配合政策决定,研议修正姓名条例相关规定,以办理户籍登记作业,针对法院判决结果,内政部表示予以尊重。

此外,除了原住民以罗马拼音单列族名外,内政部也规定,外籍配偶及其子女在户政事务所办理结婚登记或申请归化我国国籍时,须取用中文姓名,并得以中文原名或外文音译方式取用,像是台湾篮坛首名归化球员「新台湾人」戴维斯(Quincy Davis)在2013年归化,就是以戴维斯来登记为身分证名称。

而《国家语言发展法》已明定台湾各固有族群使用的自然语言为国家语言,且不受歧视或限制,但姓名条例却要求「应取用中文姓名」。对此,台湾原住民族部落行动联盟秘书长Omi Wilang认为,中文发音不足以表达原住民的传统姓名,甚至会衍生奇怪的问题,甚至还会拼出十分离谱的字,支持单独使用罗马拼音文字。

Omi Wilang说,地名也应可用罗马拼音代替,国外可行、没道理台湾不行,且此条修法并没有太大争议,也对各政党的原住民政策是加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