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火消暑的「黑」秘方 仙人之草 仙草物語
(林旻萱摄)
【图/文.台湾光华杂志】
不是试胆大会,也不是暗黑料理,这一杯黑漆漆的饮品,是台湾道地的仙草。夏天喝「冰」的,仙草冻在嘴里口感Q滑;冬天吃「烧」的,搭上芋圆、粉粿和红豆等配料,还要撒上干花生,最对味。
要体验台湾味,一定不能错过夏日消暑的青草茶,青草茶是台湾在地的饮品,虽说配方各有不同,唯「仙草」是各家青草茶不可或缺的基底。
早年台湾交通不便,各地南来北往只靠双足,跋涉数里,有民家会在路边「奉茶」,让中暑疲累的旅人恢复体力,乡野间传说着,这具有神效的青草茶水是仙人所赐,遂将这可治暑热的青草称为「仙草」,仙草名称的由来,有此一说。
叶永铭说明,「仙丰」桃园三号就是农改场顺应农民的需求,选育出凝胶、香气及产量皆高的新品种。 (林旻萱摄)
育成新品种
仙草饮品以「黑」为特色,只是为何以黑面目示人?农业部桃园区农业改良场新埔分场(以下简称「桃改场」),负责特作植物——仙草的助理研究员叶永铭解释,仙草植株里含有凝胶物质,熬煮时,会破坏其细胞壁,凝胶物质被萃取出来,就成其乌黑的色泽;只是若要煮成稠状,需要熬煮更多时间,一般为了加速萃取,会添加食用碱或是淀粉来增稠。这又可联想到仙草名称的另一传说,因为只需要少量的仙草干茎加水熬煮,其滤汁加入少量的淀粉就能变成大量的仙草冻,古人认为这由少变多的特异功能,当是仙人所赐的草。
仙草本尊可不黑,叶永铭介绍田间的仙草植株,他解释仙草植株多以匍匐式或半直立式生长,仙草外形容易跟薄荷混淆,但薄荷有香气,仙草的质感则粗糙刮手。
昔日,仙草常见野生在农家的田边、菜园、果园边。根据古籍记载,仙草为清暑解渴、药食两用的植物。缘此,农民采收仙草后储存在家阴干,是农家的副产品,需要时熬成仙草茶;田间劳动时,需补充水分以防中暑,就会备着这一味。
仙草约在1960年代之后,开始集约栽培在新竹关西、芎林,苗栗铜锣、三义,嘉义水上、中埔、竹崎等地。叶永铭解释,农民生产的仙草多数由农会收购,农会收购的标准是干物重量,故农民希望栽种植株茂盛的品种,价钱才好;农改场也顺应农民的需求,选育新的品种。
叶永铭说起,桃园一号仙草品种已经有20多年的历史了,叶型为椭圆,茎为红色,凝胶强度高为其特色。他指着另一欉「桃园二号」,在2014年命名公告,品名叫「香华」,顾名思义,它的香气浓厚,适合制作仙草茶。「桃园三号」是在2021年命名,又名「仙丰」,是利用桃园一号和桃园二号杂交育成的新品种,具高凝胶力、香气及高产量,制成仙草茶或仙草冻都合适。
新鲜采下来的仙草,要经过风干静置去腥,使其后熟,熬出来的仙草汁比较香。 (林旻萱摄)
九降风之助:天然的干燥机
仙草为唇形科仙草属,原生在东亚的中国、台湾,东南亚的马来西亚、印尼、泰国等地低海拔山区,在不同地区有不同的称呼;粤语称为凉粉草,潮汕地区俗称草粿草,泰雅族人呼之为Supurekku,排湾族人称作Ryarikan,在泰国则称为草粿Chokai。
提到仙草,就不能不提仙草的故乡——新竹关西。关西农会主任陈进喜说起,关西种植仙草的高峰曾达120公顷,目前栽种面积约50公顷,产量占全国七成,已打出自己的品牌。
仙草在每年三、四月种下,在一年第15个节气「白露」前后,约九、十月收成,「仙草的采收期刚好有新竹有名的九降风,是天然的干燥机。」陈进喜说。收成前,与农会契作的农民必先进行多项农药检测,确保仙草无农药残留。之后从仙草根部割下,整株翻转覆盖在田畦,在九降风的吹拂下曝晒三、四天,风干大约七、八成后,再进入室内干燥。
陈进喜领我们去看老仙草,一捆捆的仙草干,甚不起眼,但却能熬出岁月的滋味。陈进喜说:「一株苗种下的时候约十公克,到收成时可重达15公斤,但是晒干后又缩成只有三公斤。」为什么一定要用老仙草呢?陈进喜说:「刚收成干燥的仙草干,有青草的腥味,要静置去腥,使其后熟,自然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跟老茶一样,靠自然的通风,放两年之后,他的成熟度会比较好,青草味也没有了,熬煮出来的仙草汁就会比较香。」
罗氏秋水茶是台中老城区流传超过一甲子的都会传奇。有茶包、铝箔包、易开罐等包装。 (林旻萱摄)
罗氏秋水茶:看尽社会变迁的一杯茶
仙草可单一味熬煮成仙草茶;也可成为复方青草茶的一味。位在台中老城区,流传超过一甲子的都会传奇——罗氏秋水茶,就是复方青草茶。
罗家第三代罗孟芷说起家族祖籍福建,世代行医。某年家乡发生疫病,祖先罗秋水研制水药配方分享给附近的居民,帮助缓解了疫情,疫情过后,大家还是习惯「去跟秋水讨一杯茶来喝」,而有秋水茶之名。
罗孟芷的爷爷罗汉平,当年随着国民政府来台,落脚台中。因应台湾的气候,把祖传配方调整成适合所有体质饮用,再加入台湾高山乌龙茶,「汉人有食补身体的传统,茶叶在《本草纲目》也是退火良方。」罗孟芷解释。
「当时经济正起飞,大批的蓝领阶级在户外做工,爷爷觉得这茶最适合大太阳下工作的劳动者消暑之用;只是以工人阶级为销售对象,售价不能太高,故走薄利多销的路线。」
罗氏秋水茶早年的通路是街上的槟榔摊,大家会聚在槟榔摊聊天「呷个凉」;被罗孟芷形容像是穿越时空、能预见未来趋势的爷爷,当年曾打造了一批冰箱,跟槟榔摊谈好条件,「你卖我的秋水茶,我借你一只冰箱可以同时冷藏其他的饮料。」以此铺设通路到台中500多个槟榔摊,足见其行销的头脑。
这也是一杯跟着时代演变的茶。秋水茶最早期是茶砖,让客人买回家自己冲泡;后来社会型态改变,大家求便利,要喝现成的,秋水茶改成玻璃瓶包装。只是玻璃瓶运送不易,易碎,再加上卫生疑虑,在30多年前就全面改成铝箔包袋。但铝箔包最多只能保存五天,便再研发可存放两年之久的易开罐品项。
不同的包装,各异的制程,致使风味有些许不同。别小看这铝箔包袋,「因为茶容易吸附味道,滋味易受影响,所以容器也很重要。外面的铝箔包是公版的三层袋,透气性高,我家的袋子是特制的四层,比较厚实,才有办法将茶保存五天不变味。」至今罗家仍维持每日熬煮的日常,铝箔包都是限量。
使用马口铁的易开罐,需要高温杀菌的制程,但也使茶里的砂糖焦化,味道因此改变,于是改用熔点高的冰糖,较能保存茶的原味。也曾想过用利乐包填装,但罗孟芷解释,利乐包的机器设计一定要先浓缩再稀释还原,致使味道不一样了,如果要调回原味,还要添加其他的成分,厂商还建议其他的萃取方式,但是罗孟芷说:「祖先传下的家训,就是不可以添加化学原料,自己做的东西,自己要敢喝。」
秋水茶的成分,单纯就是苦瓜、仙草、山楂、陈皮、薄荷,这几味的效用都在清凉退火,再加上台湾在地的乌龙茶;麻烦的是制作的工序,罗孟芷解释,原料取得后分批清洗,再经过夏日的太阳曝晒,「烘培不对,红外线不对,烤箱不对,一定要太阳,不然味道就不对。」因此,材料一定是前一年夏天备妥,再依照包装的形式,像铝箔包装的秋水茶要熬三个小时以上,易开罐装则是一定要煮满一小时,都要亲自监工,罗孟芷打趣道:「我们都觉得,说不定出去上班会比较轻松啦。」
听着罗孟芷说着这些不为人知的故事,才知道要守着家族的滋味,背后需要多少的坚持。
关西农会开发多种仙草产品。 (林旻萱摄)
开出一片仙草花
配合政府1989年推动的「一乡镇一特产」计划,关西让仙草从土产变特产,也同步开发多种仙草衍生商品。
在机器隆隆的运作声中,陈进喜带我们进入仙草加工厂。早期仙草熬煮都是纯人工,耗时费力。现在进入半自动阶段,利用蒸气进行高压萃取,萃取的原汁全部透过管线,进到储存槽,再经过蒸发的过程,成为浓缩汁半成品,作为后续加工的材料。
如今关西农会开发的仙草衍生产品多达20多种,早年与桃改场及台大教授合作研发的即溶仙草产品,是热卖的品项,还有仙草茶、仙草汁、仙草鸡料理包、仙草面膜、仙草冻、仙草拉面、仙草粄条、仙草果冻、仙草麻糬、仙草干。走一趟关西农会,一定满载仙草而返。
仙草的滋味,作家鱼夫形容:「饮上一口,初微苦,后回甘,马上能感受一股清爽的感觉。」视觉上,很多人不知道仙草花的秀丽可爱。近年配合都市观光,在桃园杨梅、嘉义水上等仙草产地举办仙草花节,粉紫色的梦幻花田,成为打卡圣地。叶永铭笑着说:「以前若看到仙草花,会被老一辈的农民骂浪费。明明可以卖的东西,怎么让它开花了?」仙草开了花,养分被输送到种子,会影响仙草的风味。但仙草开了花,还真是浪漫,粉紫色细细小小的花瓣,形如薰衣草的花海,被网友形容为台版的普罗旺斯。这黑色饮品和浪漫紫粉花的对比,也算是仙草另类的反差萌吧!
外皮黑紫色的黑金刚花生,是上天送给云林元长乡的礼物,更是台湾土地上璀璨夺目的黑色钻石。 (庄坤儒摄,马英凯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