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妮.莫里森美国黑色的良心
2012年,toni morrison接受美国总统欧巴马赠予总统自由勋章。(美联社)
「这是我的世界,我完全主宰。它有时狂野,却是自由的。这是一种思维方式,也是真知」(It’s my world, I am in control. Sometimes it’s wild, it is free . It’s a way of thinking. It’s pure knowledge)。
美国著名的黑人女作家托妮.莫里森(Toni Morrison)八月五日病逝于纽约市布朗克斯区,享年88岁。
莫里森是美国20世纪迄今最重要的文学家,其作品不仅是畅销书,更广获美国及世界文坛评论者的青睐,(曾获普利兹小说奖、总统自由勋章、美国国家书评奖等重要奖项。1983年以小说「宠儿」(beloved)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继赛珍珠之后美国女性作家第二位获此殊荣者,也是第一位美国非裔女性作家站上世界文坛的高峰。瑞典皇家学院称赞她的作品充满「灵视力量与诗性意涵,赋予美国现实中不可或缺的一面生命」。
莫里森11部小说描写的是黑人的现实与心灵世界,围绕着种族、文化、性别与阶级等议题。她所建构的故事场景,白人几乎是缺席的,甚或被有意涂抹。数百年来黑人的悲惨命运,透过她充满智慧、敏锐与想像力的笔触,从各种惊悚、异类、灰暗的情节中得到指证与关怀。对于乱伦、堕胎、弑子、奴役、谋杀、忌妒、强暴、卖淫、集体暴力、阴暗、绝望、自卑的讨论,曾让她陷于道德与文学批评的争议中。
打破生死界线、融合过去与现在,加入神话、幻想与充满灵性的想像力,莫里森以生动的写作技巧,引领读者进入一个非裔美人在现实与心灵上的经验与蜕变,用如诗般的美丽语言,诉说最残酷的故事。在「最蓝的眼睛」(The Bluest eye)一书里,她指出怀抱对于蓝眼睛的憧憬,是黑人历史中最深沉的悲哀。 这种憧憬,却是从最初的被奴役、进而开始怀疑、不喜欢、不认识自己,最后变成想成为施暴者一样的人的自卑情结开始的。就像莫里森受访时说的:「他们弄脏你」(they dirty you)。
要从莫里森众多作品中找出一个论述主轴,也许从「所罗门之歌」(Song of Solomon)末篇对于主人翁Milkman的描述可窥端倪:他脱离身世的羁绊,获得新知,跃入空中,在一个能够找到自己位置的世界里象征性地搭机而去。
莫里森对于少数族裔的关怀,适与20世纪初法国的后殖民主义先驱法农(Franz Fanon)前后辉映。法农的成名作「黑皮肤、白面具」(Black Skin, White Masks)对族裔认同与文化寻根提出不同的价值思考,率尔呼吁殖民地人民应重视心灵上的解放与自由,而非一昧追求表面上的独立。今天莫里森谈的正是文化解殖的问题,只有真正打破心灵上的桎梏,才能从边缘进入中央,得到平等的身分认同与话语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