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丰解密(二):流产的核子武器大梦

王丰(本报系资料照片)

一九六八年,「新竹计划」正式起动。一九六九年七月一日,「中山科学研究院」正式成立。蒋介石采纳了柏格曼建议,先行设置第一研究所(核能研究所),第二研究所(火箭研究所),第三研究所(电子研究所),之后,还增设了一个第四研究所(化学研究所)。核心工作是以落实「新竹计划」,研制原子弹,为首要目标。并同时发展战略弹道飞弹、战术飞弹,及其他重要国防科技项目。在柏格曼的指导下,「新竹计划」基本复制了以色列狄蒙纳(Dimona)核基地原子能计划,重点工作项目,主要建立重水反应器一座,还包含重水厂及钸分离厂等整套设施

总统蒋中正。(潘杏惠翻摄)

恰在「新竹计划」启动前一年,蒋介石邀请吴大猷担任「国家安全会议」管辖的「科学发展指导委员会主委,继而又接任「国家科学委员会」主委。一九四五年抗战胜利不久,蒋介石曾透过国府军政部,礼聘吴大猷负责核弹研究计划。如今事隔二十余年,蒋先生重起炉灶,期待吴大猷能再度担纲原子弹计划,因而,蒋先生把「新竹计划」内部文件,交吴大猷审阅,寄望吴大猷供献智慧,发表意见。出乎蒋介石意料之外,吴大猷写了一份万言书,向蒋先生表达强烈反对台湾发展核武的看法。此外,曾参与美国曼哈顿核弹计划的旅美物理学家吴健雄,也在蒋介石征询其意见时,与吴大猷不约而同表达了反对立场。

左为吴大猷,右为钱思亮。(本报系资料照片)

吴大猷反对研制原子弹,主要基于几方面的理由:台湾腹地狭小,在战略上不利于从事核子战争,造之何用?况且台湾经济尚在发展阶段,核计划必须浪掷巨大经费,势将造成台湾沉重财政负荷。

图为二次大战末期在日本长崎爆炸的原子弹蕈状云,现在的核弹威力比它要高数千倍。(图/美联社

无独有偶,几乎就在吴大猷疾言反对,「新竹计划」形同流产的同时,一九六八年五月间,美国传媒绘声绘影地报道了台湾研制核武的新闻,此事立即引起国府外交单位震撼,急电台北,向层峰反映,这份由国府驻美国大使周书楷,在一九六八年五月六号发回台北的密电声称:「台北外交部:波士顿地球报今日已刊出该文略称:我总统于一九六五年六月,下令从事发展核子武器,在蒋部长及唐君铂将军指导下,约五十名科学家在龙潭中山科学研究院分三组进行,彼等每周一晨乘车前往,星期五返台北。此项计划不露声色,着手已二年余,为最高机密。据我方消息来源表示,我盼于一九七四年试验首枚此项武器云。并称唐将军曾于大前年来美国、加拿大及欧洲洽购核子反应器事。现我正与西德方面谈判购置两亿至五亿瓦反应器一座,据我方消息来源谓,政府预备花费五亿至十亿美金等语。外界来询时,应如何置答,祈核示。职周书楷。」

一般相信,类似美国传媒的「权威报道」,应该都是美国中央情报局刻意泄露的,意在制造舆论压力,为美国政府向台湾施加外交压力创造客观条件。一九六八年五月间的这波舆论攻势,似乎并未为中科院的核武秘密计划带来任何灾难性后果。但是,迫于来自美国的「关切压力」,及吴大猷等人极力反对,蒋介石不得不改弦易辙,暂将「新竹计划」束诸高阁。然而,柏格曼也勉力劝说,让蒋介石重燃研制核武的强烈企图心,准备另起炉灶。

美国中情局(CIA)大楼及LOGO。(取自CIA脸书

为增强蒋介石信心,柏格曼邀请唐君铂,亲赴以色列实地参观核武装备及相关设施。唐君铂即率同中科院计划处处长刘元发秘访以国。返台之后,唐君铂向蒋介石详实报告访以见闻。

以色列LORA弹道飞弹在海上平台发射。(图/IAI)

一番深思,蒋介石采取折衷办法,既尊重吴大猷建议,且逃过美国水银泻地侦骑,又能继续执行原子弹研制计划。固然「新竹计划」搁置,重挫了中科院科研人员的士气。但是,事情很快有了转机。

蒋介石终于采纳了柏格曼的建议,一个代号「桃园计划」的秘密方案,在「新竹计划」搁浅的二年后(一九七0年)重新出台。经过前次教训,蒋介石显得极其审慎,他既采纳吴大猷的提议,把中科院「第一所」(核能研究所),划归行政院原子能委员会管辖,使中科院核能研究所在名义上脱离了国防部,借以冲淡中科院「第一所」研制核武的色彩,为中科院「第一所」披上了一件「和平用途」的外衣。而中科院正式成立后,固然实际操控院务的是唐君铂,蒋介石又任命台湾大学校长阎振兴挂名中科院院长,刻意予人错觉,误以为中科院是一个「学术单位」。

阎振兴。(本报资料照片)

所谓「桃园计划」,主要是指一项披上「研究用途」外衣的核武计划。实际上,蒋介石是要借着这项计划,建造一座四万千瓦的重水核反应炉,作为研制原子弹之用。蒋介石并综合各方面的意见,把原本包裹在「新竹计划」中的铀矿探勘、磷酸提炼铀、铀燃料棒制造、燃料再处理等项目,全部化整为零,成立各自独立的计划项目,分别执行。换言之,「桃园计划」是一套掩人耳目,化整为零的核武研制计划。

核子反应炉示意图。(图/麦昆伦核研所)

国府的原子弹研制工作,原先的「新竹计划」山穷水尽,而「桃园计划」竟柳暗花明。此证蒋介石研制核武之心未变,他只是从吴大猷等人的言谈中得到某种启发:万一受到美国压力,「桃园计划」必须被迫中止时,在不能研制核武的情势下,也该有替代方案,用以确保台湾的防务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