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景玉当庭下跪15秒认错 小灯泡母:现在谈原谅还太早

社会中心/综合报导

杀害内湖4岁女童灯泡凶手王景玉,昨日(22日)开庭时就对受害者母亲下跪请求原谅。但小灯泡母亲于庭讯后接受媒体采访时不愿多做回应,仅表示,现在谈原谅还太早,希望可以找出将犯罪动机化为实际行动原因,避免再发生类似的憾事

王景玉先前开庭时就向法官表明,「我有教化可能」希望判决免死,本月9日甚至还当庭求法官判轻一点,因为他想早点出去赚钱。士林地院22日下午再次开庭审理时,王景玉则向小灯泡的母亲下跪15秒,承认自己做错了,希望能获得家属原谅。

▲王景玉曾向法官声称自己有教化可能,请求免死。(图/本报资料照)

不过,庭讯结束后,小灯泡的母亲面对媒体询问不愿多表示意见,仅提到,现在要谈原谅或是和解还太早,期望可以着重于找出将犯罪动机化为实际行动的原因,不要再让类似的事情发生。

此外,小灯泡的父母委任律师团事后也发表声明,并以「一起想想修复式司法为题,期盼以理解、接纳的方式面对伤痛、恐惧以及仇恨情结,如此一来,加害人及加害人家属的道歉才能真挚,彼此谅解才有可能,也才能走到真正的和解。

▼图为小灯泡的父母出席该案准备程序庭。(图/记者季相儒摄)

小灯泡的父母和委任律师团声明如下:

一起想想修复式司法

本案,被告多次在审理庭中表示道歉及希望和解一事,许多媒体不断追问我们的意见;而被告辩护人提出再做精神鉴定以及找专家证人作证一事,许多人也等待被害人家属提出看法。

其实,这两个问题对我们来说,是一体的两面。我们最关心的无差别杀人事件再发生的防止与修复式司法会遇到的重要课题。从理性感性两个面向出发,请谅解被害人家属在情感上无法轻易对加害人产生悲悯与同情,痛失至亲的伤,太痛,痛得有时只涨满了愤怒的情绪;然而从理性面思索,在悲痛之中引领我们踽踽而行的是想见的光,让小灯泡离开的有价值,并希望为社会带来更多反思与推动制度进步的可能。

二者之间,或许存在些许矛盾,然而我们在悲恸中尝试沉淀并努力思辨,想着化解二者的冲突,想走出一条修复式司法的道路。

因此,在司法审判上,我们愿意与法院、检察署,甚至辩护人与被告等人协力完成修复式司法的工作,让被告家属、亲友、更多专家进入审判程序,甚至展开广泛的社会对话齐力注视被告种种生命历程,找出犯罪行为背后深沉的原因以及重要环节;让加害人家属也致力于说明、反思、平抚、慰问受害人,及亲人、人际关系系统、社会支持网络能相互充分交融及扶持。唯有理解并接纳伤痛、恐惧、错愕、猜忌、仇恨等情结,加害人乃至加害人家属的道歉才能真挚,而能深入内在,彼此的 谅解才有可能,也才能走到真正的和解,甚至带着彼此的经验,回馈到犯罪预防的社会机制与具体实现。

这,需要的是检审辩三方超越既有框架与陈规旧习往前迈步。所以,我们一直支持着更多元地纳入证人、专家证人与专业鉴定,其理由是为了寻求解开无差别杀人案谜团的可能,掌握并开创修复式司法的新机

然而 , 修复式司法的建构进程,不能被当成任一方律师的表演舞台,或着是逾越检辩双方角色的理由,在司法审理程序里,我们内心期盼检方辩方,在法庭上着眼胜负、诉诸被告微观精神病史与辨识控制能力之外,能够更宏观地为修复式司法铺设第一哩路。

身为告诉方,我们深切明白法庭里每个角色的主体性与其界线,不该也不曾逾了线。所以也相对应的希冀各方,在聚焦被告责任能力或者搜罗最终量刑辩论素材个案辩护目标之外,也协力思考修复式司法的实质做法。

我们想起一位律师曾引了哲学家之言:生命本身没有意义,是人赋予生命意义。何尝不是司法程序本身没有意义,是人赋予它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