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看孫子出生決心抗癌 肺癌3期阿公做螺旋刀防腦轉移有成效

光田综合医院放射肿瘤科吕彦德医师认为,小细胞肺癌存活率低,是真正的「癌王」。图/光田综合医院提供

台中70岁张姓男子久咳不愈,检查发现竟罹患第三期小细胞肺癌,光田综合医院放射肿瘤科吕彦德医师表示,患者虽属肺癌3B期,但利用螺旋刀放射治疗搭配化疗逐步清除癌细胞,并做脑部预防转移治疗,效果佳。

吕彦德医师表示,张男是小细胞肺癌患者,这类型患者治疗效果往往不佳,对药物反应也很差,在临床上是属于较恶性的癌症,尤其已到第3期、且患者年龄偏高,种种原因让张男一度考虑放弃治疗,但因为张的儿媳妇已怀孕三个月,家属与阿公都希望能迎接孙子出生,陪小孙子长大,因此最后决定奋力一搏,积极抗癌。

吕彦德说明,小细胞肺癌有几个特点,一是很难发现,其次易迅速恶化、容易转移、复发率高,过去小细胞肺癌的患者很少存活超过2年,5年内存活机率只有6%,比胰脏癌更低,所以称得上是真正的「癌王」,张姓阿公的癌化处的长度约有12公分,面积不小,医疗团队为他拟定「同步化放疗」的抗癌方案,逐步清除体内的癌细胞。

吕彦德医师表示,小细胞肺癌除了治愈机率低外,更常转移至脑部,治疗时为预防转移,需利用螺旋刀做预防性的全脑照射,这种放射治疗容易造成患者智力、记忆力、脑部神经系统的损伤,因此常让患者却步。不过现行螺旋刀放射治疗进步,可透过精密运算让放射线避开海马回的范围,减缓放射治疗对患者记忆力与智力的影响,达到最精准的治疗效果。

吕彦德医师表示,张姓阿公经历此次抗癌后,下定决心戒除吸了几十年的烟,也早睡早起,维持清淡饮食,定期就医回诊,目前抗癌满3年,体内无任何癌细胞存活,以70岁的高龄患者来说,抗癌算是成功。

吕彦德说,不少高龄患者在发现自己罹癌后,常因自觉高龄,而放弃治疗的可能,很可惜,建议患者还是与医师讨论,先了解各种治疗的可能性,不轻言放弃治疗的可能,才是面对生命的乐观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