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与物价的距离

各类物价指数年增率

我们与物价的距离图╱本报资料照片

经常看到的物价指数包括:生产者物价指数(PPI)、趸售物价指数(WPI)、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前两者是衡量厂商进出货的价格变化,后者是反映消费者在消费市场所面对的价格变化,两者虽有因果关系,但衡量的标的不同。

■WPI系综合出口物价、进口物价及国产内销三项物价指数而成,与CPI有关的是后两者,因此官方又综合后两者编成内销品价格指数,内销品价格指数依加工阶段可分为:原材料、中间产品及最终产品三阶段价格,最终产品价格的涨幅与CPI的涨幅最接近。

今年以来国际原物料大涨,趸售物价涨幅升至40年新高,不少人以为消费者物价也将等幅上涨,忧心不已。此一说法看似有理,其实不然。

这并非厂商仁慈,把上涨的成本独自吞下,以造福消费者,而是市场法则使然,亚当斯密曾说:「我们每天所需的食物和饮料,不是出自屠户、酿酒师或面包师父的恩惠,而是出自他们的自利心。」关于价格,也是如此。

长期以来,有不少人会拿趸售物价(WPI)与消费者物价(CPI)相比,当他们发现WPI涨得多,CPI涨得少,不是认为政府低估通膨率,就是认为厂商揽下成本。老实讲,这两种看法都不对,平心而论,政府没那么昏溃,厂商也没那么仁义。

就以上半年而言,随着俄乌战争,原油、小麦、铜、铝的行情大涨,我国进口物价飙涨,而衡量厂商交易的WPI自然也扶摇直上,上半年平均涨幅高达14.5%,创下1981年以来最高。这么高的涨幅自然会让人忧心日后会否如数反映在CPI上。

依主计总处统计,上半年台湾CPI上涨3.1%,只有WPI涨幅的五分之一,这不是厂商仁慈,而是因为两项物价指数的内涵不同,一个是反映厂商进货成本的变化,而另一个是呈现零售价格的涨跌,两者虽有因果关系,然而涨幅自有不同。

我们依生产流程,从上游、中游到下游分别观察,便会明白两者何以有这么大的差距。在生产流程中,上游原物料多数自国外进口,与国际市场行情如响斯应,震荡剧烈,今年上半年大涨50.5%;而中游厂商将原物料加工之后成为中间产品,上半年只涨13.3%,涨幅之所以较缓,是因为举凡铜、铝、小麦、棉花等原物料仅是生产活动里的众多投入之一,当其他要素未涨,平均涨幅自然和缓许多。

至于下游的最终产品,上半年涨幅4.1%,又更和缓,与上半年CPI涨幅3.1%非常接近,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下游厂商购入中间产品加工,原物料经此生产过程,涨幅又稀释一次,加以最终产品已接近零售市场,其订价除需考虑成本,还得衡量同业的竞争,因此涨幅就更收歛一些。

WPI系综合上、中、下游的出厂价格而成,在上、中游的拉擡下,涨幅岂能不高?由此可知,WPI与消费者有很遥远的距离,在国际农工原料大涨的年代,其涨幅自然会比通膨率(CPI涨幅)高出甚多。再举几个例子,去年棉花大涨四成,今年上半年又涨五成,毛巾、内衣裤上半年只小涨3%;小麦去年涨逾两成,今年上半年再涨四成,面包也只涨7%;此外,铜去年涨五成,今年上半年涨一成,卫浴器材也只涨4%。WPI涨多,CPI涨少的法则,于此可知。

思考物价时,还有一项容易被忽略的要素,那就是工资,原物料是成本,劳动报酬更是,它占生产成本近三成,足以左右物价,长期以来台湾工资成长极缓,这个不正常的发展,如今反而是通膨率得以和缓的重要原因,实在讽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