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得与房价的距离

所得与房价距离图╱本报资料照片

近15年台湾房市

2009年全球金融海啸源于美国次贷风暴华尔街专家利用联准会13度降息的机会设计贷款还款模式吸引穷人购屋,炒热美国房市,投资银行更将房贷债权包装成高利的连动债,全球资本市场为之沸腾,然图穷匕见,泡沫崩解,全球经济哀鸿遍野。

内政部住宅价格指数自101年Q3开始编,该季为78.96,早年住宅需求动向调查可溯自94年Q1每坪单价14.5万、101年Q3单价23.5万,设94年Q1住宅价格指数为X,14.5:23.5 =X:78.96,X=48.7。

这些年台湾总体经济疲乏,而房市交易却蒸蒸日上,国人薪资停滞,房价却连年上扬,青年人的所得愈来愈低微,房价却愈来愈高贵,两者的距离已愈来愈远。

所得与房价的距离究竟有多远?以前的数字告诉我们想买台北市房子要十年不吃不喝,然后所赚来的钱才买得起一户,现在则要十四年不吃不喝,依照近期房市热络光景估计,这距离会愈拉愈远。

过去大家习惯用内政部编的房价所得比来看房价到底是所得的几倍,然而这个数字看不到所得,也看不见房价,因此看久了会有一种不踏实感,我们分别寻找家庭所得、房价指数看看这些年的变化是否差很多。

房价涨逾倍 所得仅增17%

主计总处的《家庭收支报告》提供了我们家庭所得的统计,2005年家庭可支配所得的中位数77万元,2019年升至90万元,15年只成长17%,反观国内房价于同期间却大涨了114%,这反映国人的收入根本追不上房价,真买了一户房子,那就得背负更沉重的房贷。

当一个家庭背负沉重的房贷,对他们生活会带来什么影响?根据调查,有六成的人会减少休闲娱乐的开销,有五成家庭连日常必要的开支都会撙节,怎么减少开销?很简单,上馆子改成买便当,出国度假换成国内旅游搭公车替代计程车,少添新装买书,这就是所得与房价距离拉高之后所出现的消费行为改变,近年民间消费动能如此低迷必然与此有关。

我们找出所得与房价的相关数据会发现,过去15年(2005~2019)与房价有关的指标都有惊人的成长,例如住宅价格涨了114%、购置住宅贷款余额成长了109%、建筑贷款余额更大幅成长了306%,反观同期间消费者物价、家庭可支配所得、民间消费只微幅成长16%、17%、34%。

房地产市场与总体经济的走势本应桴鼓相应才是,但是从上面的数据可以发现两者是相互背离的,总体经济并没有好到能支撑房地产价格在15年内涨一倍,然而房地产之以能逆势成长,全赖金融机构给他们奥援,看看房贷、建筑贷款以倍数成长即可明白经济学家佛里曼(Milton Friedman)曾说通膨就是过多的货币追逐过少的商品,把商品换成房地产亦然

背离愈远 泡沫风险愈大

所得与房价的距离愈拉愈远,牵动的不只是家庭生活的苦闷、民间消费的下滑,更是总体资源分配的扭曲,财富分配的恶化,民怨的升高,这些年高房价一直居民怨之首,自非偶然。从历年景气循环可以发现,这个房市与总体经济背道而驰的情况终将归于一致,不是房市把总体经济拉上来,便是总体经济把房市拉下去,2009年席卷全球的金融海啸何以致之?岂非次贷风暴所致,这告诉我们当房价与所得的距离愈远,泡沫的风险就愈大,日后酿成灾难机率就愈高。

近期台湾房市热络不已,房价与所得的距离显然又扩大了,这是危险的警讯内阁不可等闲视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