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人与新冠的距离

(本报系资料照片

1个月以来的「完美风暴席卷台湾,特别是新一波确诊者扩及移工群居住校学生、商场员工市集摊贩户外工作场所频传猝死病患,虽然这些场景在国外1年多来都有前例,但仍让中央与地方措手不及。至于总是在第一线奔波的媒体人,大家仗着吃一碗青春饭,谁会想到自己会染疫甚至死亡?

记者在采访时,总是觉得自己「神功护体」!这么多年来,他们穿梭在刑案枪击现场,是否全员都有穿戴好防弹衣头盔,还是只怀侥幸心理呢?又或者比较25年前的白晓燕命案陈进兴一伙人接连在双北街头举枪巷战,当时电视台连线记者的在职训练贫乏,而现在又有哪些进步与提升呢?

新冠疫情这1年来,记者总是跟着疫情指挥中心,用最快的速度前进第一线疫情发烧地点。不论是万华剥皮寮,或是部桃诺富特,他们在摄影机前戴上了口罩护目镜,而镜头后方都是全身防护装的防疫与医疗人员正在作业中,好像病毒看到了SNG车就会自动「被清消」一般。

疫情高低起伏,记者总是要冒险出门采访,这是这一份工作的天职。就像每逢台风来临,报社与电视台长官都忙着调度记者,要到海边与最危险的地方,拍到最生猛的画面。最好是用人体当度量衡,娇小的记者站水里快要灭顶,才能证明剧烈风灾的凶险。

在壹电视摄影师确诊死亡后,文化部已经汇整高风险媒体工作者名单,提交给指挥中心,将考虑列为优先施打疫苗的职业群体。每天下午2点的指挥中心记者会,记者们总是围着陈时中追问,警消医护施打疫苗的最新状况,却一直没有记者为了自身的劳动条件与风险,就教陈时中的安排与政策规画

立委刘建国早在3月即质询陈时中,疫苗施打顺序的第3分类,是维持社会运作的必要人员,但却未将媒体人员列进来。因为如果堵麦的记者染疫,受访者也要隔离,甚至如果染疫记者近距离接触总统与行政院长后果更是不堪设想。陈时中当时肯定刘建国的观点,并说会研究研究,但指挥中心之后并没有进一步作为。

确诊死了几位媒体人之后,仍会有年轻的新闻科系毕业生幻想成为主播风光,渴望手拿电视台麦克风的无冕王权力。只不过,当他们进了职场之后,才发现《我们与恶的距离》,戏演得真实又深刻,记者这碗饭真的只能靠自己捧。

「小时不读书,长大当记者」确实是台湾新闻工作者被污名化,以及社会地位低下的现况。但如果回头看看这1年多的防疫过程中,当各种不实讯息社群平台乱窜时,新闻人仍然发挥了守望的功能,忠实传达国内外疫情动态与防疫资讯,这点仍然值得给予正面掌声。(作者为KNOWING新闻暨币特财经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