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日稻米品质竞赛从田间到餐桌严格把关 施秋和夺冠
乌日稻米品质竞赛今年由农民施秋和(左)夺冠。(张亦惠摄)
家政妈妈负责煮米,过程非常严谨讲究。(张亦惠摄)
评审品尝煮好的米饭并给出分数。(张亦惠摄)
台中市乌日区稻米品质竞赛去年因疫情停办,今年复办,比照台湾稻米达人冠军赛标准举办,从收成前评审就到田间查看,到食味品评,过程非常严谨,也希望借由评鉴,让乌日区的稻米品质不断提升,今年冠军由农民施秋和拿下,将代表参加全国赛。
今天评鉴由家政妈妈负责煮米,过程非常严谨讲究,米跟水的比例用磅秤秤出1比1.25的黄金比例,且一定要用纯水煮才不会有异味,时间到了闷5分钟后用筷子「松饭」将饭拨松又要小心不能破坏米粒,再用干净的纱布覆盖吸收水分20分钟,才能将米送到评审口中。
乌日区稻米种植面积约900公顷,是乌日区主要的农作物,农会总干事张汉强表示,乌日稻米的种植面积跟其他地区比虽不大,但致力于提升稻米品质,更有农友在2019年时拿下全台冠军,品种则以高雄147(香钻米)为主力,还有台南11号、台梗16号等,希望透过评鉴方式,鼓励农民精进种植技术,打响「乌溪粮仓」好米名号。
台中区农业改良场副场长洪梅珠说,今年参赛者的米吃起来风味都不错,但稻子生长期时有下雨,加上今年天气较为湿热,从糙米规格可以看出青米率略高,跟天气、收割时间等都有关系。
今年荣获冠军的施秋和将代表乌日区农会角逐全国赛,施秋和表示,自己约种植8分地左右的稻米,认为米要种得好,最重要的就是田间管理,也很开心能在比赛中拔得头筹。曾拿下全国冠军的农民林凡闵被洪梅珠称赞施肥的量、时间得宜,在「粗蛋白」项目分数很高,林凡闵也认为,比赛对于品质整体提升很有帮助,让农民更专注在提升品质上,也有助于自产自销的农民打出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