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逸凡:自主招生的受益者
本日话题:自主招生10年
人物:吴逸凡 2013年高考生
在2013年自主招生中获得了清华大学“新百年计划之拔尖计划”45分加分、北京大学、武汉大学、南开大学、重庆大学“学科特长生”、湖南大学、西南大学、西南交通大学、西南财经大学、云南大学的笔试资格,同时获得了其中多所高校的自主招生入选资格。最终选择进入西南大学。
综述正文:
2013年5月份,正是所有高三学子最忙碌也最紧张的时候,因为距离高考只有一个月的冲刺时间了,而同为高三毕业生吴逸凡也过的很忙碌,不过他不是忙冲刺,而是和他创建的淡水自主招生小组一起为2014年准备参加自主招生考试的考生们做网络上的咨询,分享自己在自主招生这场战争中胜利的经验。
吴逸凡在2013年的自主招生大战中获得了清华大学“新百年计划之拔尖计划”、北京大学、武汉大学、南开大学、重庆大学“学科特长生”、湖南大学、西南大学、西南交通大学、西南财经大学、云南大学的笔试资格,同时获得了其中多所高校的自主招生入选资格,最终权衡个人情况:他选择与地处重庆的西南大学签订自主招生录取协议书,只要成绩过一本成绩线,就能被录取。
拿吴逸凡的话来说:“这个成绩基本上达到了我的预期。” 轻描淡写的一句话,将两年来的精心准备做了一个总结。
实际上,当2008年上初一的吴逸凡在报纸上看到当年蒋方舟参加自主招生被清华降60分录取的消息时,也许就注定了他也要走上自主招生这条路。
2008年,蒋方舟通过个人自荐方式拿到清华的60分加分,这对中国自主招生的发展极具里程碑意义,因为媒体介入,自主招生在这一年获得了极高的关注,也正是在这一年,自主招生在摸索中逐渐形成了一套完善的规章制度。也让大家看到原来自主招生的大门原来不是那么紧闭,个人申请也是有机会的。
吴逸凡告诉记者:“蒋方舟被人称为天才少女作家,我觉得自己也不差,再加上从初一开始我就明白数学会成为我上重点大学的拦路虎,所以自主招生简直让我感觉像是抓到了一根稻草。”
吴逸凡从小就是大家口中的小作家,初一就出版了个人文集,到高二第一次作为“试水”参加武汉大学的自主招生自荐,他出版的专栏文字就不下百万字。
也正是有这些积累,高二时他就通过了武汉大学的初审进入了笔试。而高三时真枪实弹上战场,也更得心应手了许多。从怀着忐忑的心情一遍一遍的F5着高校招生网的初审结果查询,到最终打印准考证、订机票订酒店、参加笔试,综合面试,得到喜人的结果。一切都按照他的计划发展。
吴逸凡并不是高三学子中的个例。在中国,这样的例子在每年的自主招生大战中不在少数,但是最终成为自主招生中打酱油的也不计其数。
从2003年开始,我国就通过实施高校自主招生探索人才选拔制度改革,允许部分高校拿出一定比例的招生名额,以选拔那些由高考不容易被发现的有特殊才能的学生。根据教育部要求,自主招生人数不能超过试自主招生面试点学校年度本科招生计划总数的5%。
从这个政策里面看,自主招生始终是少数人的游戏,但是不得不承认,经过10年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生希望通过自主招生为自己的高考成绩增加砝码。各学校招办负责人都曾介绍,学校自主招生笔试和面试基本上不重复,没有规律可循,主要是靠考生日常的积累。但是在自主招生的重灾区北上广汉等地,自主招生的培训班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万元培训班,不过包退”的口号让天价的费用,诱人的承诺挑拨着考生和家长内心脆弱的神经。
对自身认识不足,期望值太高,报考不实际,都有可能导致自主招生的失败。即使如吴逸凡般顺利也曾经历湖南大学自主招生笔试不过的阴影。正如他所说,失利不仅仅是对人的打击,也有可能成为阴影影响到备考的心情。他也讲到在自己备考过程中认识了不少学生家长,他们的孩子因为选校的目标不实际,虽然每天拿出2小时来筹备自招,但最终只拿到某大学的5分加分档,甚至有些参加4、5个学校,一所入选资格都没拿到。这对于参加高考无疑也是打击。
自主招生给拥有特殊才能的学生打开一扇窗
如果说1998年给高考改革带来冲击波的《新概念作文大赛》是个萌芽,那么自主招生就是全国范围内,为偏才们打开的一扇窗,成绩不拔尖的同学亦可以通过个人自荐获得录取和加分机会,而华约、北约、卓越等自主招生联盟也为学生提供了多种选择机会,可以称得上打开了一考定终身制度的一个缺口。
熊丙奇曾在接受本站教育访谈的时候谈到中国的高考改革并不需要取消统一高考,而只需把统一高考的功能从选拔转为评价即可,在高考成绩公布之后,大学自主提出申请的成绩要求,达到要求的同学可自主提出申请,学校独立进行录取,每个同学可同时获得多张大学录取通知书。实际上这就是自主招生的高级阶段。
吴逸凡无疑是幸运的,他赶上了自主招生发展越来越完善的10年,从2003年第一届自主招生到2013年,自主招生这10年虽然始终是摸着石头过河的十年,却不能否认自主招生给一部分人带来了新希望,当然也不得不提到神题频现,校荐作假这些不时出现的争议新闻,而且可以看到自主招生并不是只要偏才怪才,校方对学生的成绩还是有一定的要求,所以即使吴逸凡已经拿到了西南大学的offer,但是招办老师对他说,希望你高考能考出更好的成绩。他还是没有松一口气,接下来的冲刺阶段,还是要更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