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宗宪「鞭刑语录」登新加坡:连坐法只是配套措施
▲吴宗宪推鞭刑吓阻犯罪,登上新加坡媒体。(图/取自吴宗宪脸书)
台北市内湖日前发生4岁女童「小灯泡」遭割喉的案件震惊全台,33岁的凶嫌王景玉不仅患有精神异常,更有毒品前科,加上近年来随机杀人案件频传,让全民人心惶惶。对此,艺人吴宗宪日前呼吁效法新加坡的「鞭刑」获得多数人认可,更登上新加坡报纸;不过,他提出的「连坐法」却得来两极评价。
吴宗宪接受《ETtoday东森新闻云》访问表示,提倡「鞭刑」的言论受到普遍的认同,但「连坐法」迎来非常大的争议。「很多人对连坐这件事情很感冒,甚至有人把它转到精障碍者的一种忽略与藐视!所以我才不断地在上面说明连坐只是家庭通报的一个配套措施。」他认为这种悲剧不断发现,首要原因就是「家庭的因素」,他直言:「凶嫌的家人应该知道,这个人无所事事、吸毒或者有精神方面的疾病,而他们是唯一有机会制止这一个惨剧发生的人。」所以呼吁「必须立法要求连坐处罚」。
▲吴宗宪提倡连坐法得来两级评价。(图/取自吴宗宪脸书)
不过他一提出连坐法的言论后受到两极评价,甚至被质疑不尊重精障者。吴宗宪表示,小孩子的成绩不好,有家庭联络簿可以双向回报与沟通,如同家中有人吸毒、殴打长辈,或有精神病患严重致伤害者,就应该要有家庭通报,「如果你的孩子是精神障碍者,你应该最知道他有没有暴力倾向?会不会伤人?是不是应该要通报一下呢?如果没有据实以报才会有所谓的连坐。」
有网友提出质问,认为除了家庭外社会环境也是一大因素,更讽刺地说:「照谐星的逻辑,这社会都是共犯,这社会都有罪,这个社会都该被连坐处罚。」对此,吴宗宪表示,需要提倡连坐是因家人经常会隐匿状况,而导致于惨剧发生,「而连坐只是一个配套措施,目的在于希望大家都可以确实的做好家庭通报。」意指重点非在于「罚」,而是降低悲剧的发生。
吴宗宪表示,所谓的「连坐」是家庭通报系统的配套措施,各个家庭的家人当中有吸毒、精神疾病(有伤害倾向者)、长期无业(啃老)、或者殴打家人,如果隐匿状态而未向有关相关单位告知,而发生不幸事件,才会施以连坐之惩罚。所以,连坐的主要意义在于落实家庭通报的作业。「我要的是一个政府的制度,如果不通报隐匿状态导致于悲剧发生,应不应该连坐?」留给大家省思。
▲吴宗宪推鞭刑吓阻犯罪,登上新加坡媒体。(图/取自吴宗宪脸书)
根据新加坡《新明日报》报导,资深律师表示,新加坡能有良好的治安除了严谨的法律外,健全高效的检察与审判系统也不可或缺。至于鞭刑被部分人认为野蛮,但事实上,有许多人对鞭刑有所误解,适用的罪行包含涉及暴力、性侵或是贩毒等,才会被施行鞭刑,吴宗宪也表示:「基本上他山之石可以攻错,如果原则上认同新加坡司法方面的进步,在整体的改革上面,我们自己做不来那就模仿复制!因地制宜,找寻出来一套适合台湾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