熄灯66年今年复灯后.. 金门「乌坵屿灯塔」升格国定古迹
交通部航港局表示,文化部文化资产局29日召开第六届古迹历史建筑审议会第15次会议,已原则同意将乌坵屿灯塔升格为国定古迹,这是继去(105)年马祖东引岛灯塔之后,第4座成为国定古迹的灯塔。
航港局长谢谓君说,乌坵屿灯塔创建于西元1874年,军方自民国38年借用,是唯一被军事堡垒环围的灯塔,虽其于民国95年金门县政府指定县定古迹,但不论是建塔时间、营造技术、特殊的地理位置及历史背景等,都已具备国定古迹条件。
▲1932年以前乌坵屿灯塔正面外观。(图/航港局提供)
乌坵屿灯塔位处军管区,在历经动乱及长达66年熄灯,史料完整保存成为升格国定古迹所面临重大考验。有鉴于此,航港局委托教授杨仁江进行历史研究及建筑物现况调查,因该研究发掘第一手资料,并对灯塔历史及定位等有系统整理,终能获得文资委员审议同意,将乌坵屿灯塔升格为国定古迹。
航港局历经过多次协商,克服军管区、文资审查及交通不便等因素,将熄灯超过1甲子的乌坵屿灯塔于今年7月23日重新发光,现再传出同意升格为国定古迹令人振奋。
过去在两岸近距离对抗过程中,军方将灯屋改装成密闭室穹窿,航港局刻正依老照片描绘灯塔原貌,研拟修复计划,期望将灯塔长高回去,将灯器移入灯室,朝原貌复旧继续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