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服变画布 国光《十八罗汉图》用墨色道出角色心境

▲《十八罗汉图》要角大合照。(图/国光剧团提供。)

记者蔡绍坚/采访报导

「宁穿破,不穿错」是传统京剧穿衣原则,每一名角色何时该穿何种衣服,都有特别的规定;但新编的京剧作品可就不同了,为让观众耳目一新,服装设计讲求创新,融入许多现代巧思服装设计蔡毓芬与国光剧团合作超过20年,为新编京剧《十八罗汉图》设计出黑白「水墨装」,将戏服当成画布,用墨色道出每个角色在剧情中的心境变化

蔡毓芬从国光推出首波编戏《台湾三部曲》时就开始和国光剧团合作,20年来几乎每出新编戏的服装都出自她的巧思,「合作这么多年来,我和国光的每一位演员培养出良好的默契,在设计服装时,不只针对剧情及角色去作创作,也会将演员的个性、特质融入其中,因此对演员的认识越多,成品的效果越好。」

蔡毓芬对国光的每位演员都了若指掌,深厚的感情可从他们之间毫无隔阂的交流观察出来,也难怪每出戏的服装设计都能给观众带来深刻难忘的印象。

▼唐文华饰演「老夫」画阁主人、「少妻」则由凌嘉临饰演。

「我觉得《十八罗汉图》要谈的就是『情感』。」蔡毓芬谈起创作历程就相当兴奋,即使是做了20年的事情,兴致仍有增无减,「一拿到剧本大纲我就开始为人物性格作定位,这次的戏跟书画有关,所以我就把水墨的概念放上去,从剧照就能发现,演员清一色都穿白色的衣服,那就是画布,而画布上的墨迹呈现出来的流动感,就可以完美的表现出情感的变化。」

传统京剧的角色行当区分明显,观众从严格的服装规范上就可以窥知角色所代表的职业、立场、甚至性格,例如,铁镜公主代战公主因为是外族女子,所以都是穿「旗服」与中原女子的服装风格有所区别,而像周瑜穆桂英等生、旦为表现其英勇武猛则会戴上插有翎子雉尾)的盔头

《十八罗汉图》的服装不会有太多过往固定模式的穿着,反而多了许多日本风、韩国风、欧美风,蔡毓芬笑着说,「好比刘海苑所饰演的赤惹夫人,额头上贴着颗闪亮亮的『钻石』,就很有17世纪欧洲贵族的风格,象征剧中权贵的身分;而温宇航所饰演的青年画师宇青,则有个类似『POLO衫』的立领,象征其才华洋溢与少年人的气息。」

▼温宇航饰演的宇青有黑色的立领和黑色的袖子,表现出其心境的变化,女尼净禾的黑色拂尘则像是沾满墨汁画笔

不过,京剧大师梅兰芳曾说过「移步不换形」,新编京剧讲求创新,却也不能失去传统京剧的原汁原味,蔡毓芬说,「比如饰演女尼的魏海敏,她的头饰便是从传统戏曲的『道姑头』脱胎而成,手持的拂尘也是戏曲一贯旧有的道具。」

为了与剧情的发展更完美的融合,蔡毓芬也动了许多巧思,「你看温宇航脖子上的那个黑色立领,其实那是可拆卸式的散件,我目前做了黑、白两色,当温宇航的角色还是个心灵纯净、思想正面的纯情少男时就用白色的领,受到世俗杂质的污染、开始产生负面想法的时候就换成黑色的立领,以颜色来让观众更强烈的感受到角色心境的变化。」

这种可拆卸的散件妙用无穷,连水袖都可以「装备」上去,让演员随着导演所希望的表演形式作搭配,而且也节省了演员在舞台下换装的时间,蔡毓芬告诉记者,传统戏曲的换装大多是『大换』,上一场可能穿的是鹅黄色褶子,几分钟后的下一幕就换上大红色的褶子,整个情绪是非常跳脱的。

「我们用这种可拆卸的散件则可以做到更细节的变化,观众的视觉感在不知不觉中被微调,更添看戏的流动感,演员每次上场服装都有很细微的变化,观众不一定会发现到哪里不一样,但情境其实偷偷的转变了,这个道理就跟人会随着不同的经历渐渐的、隐隐的被改变颇有异曲同工之妙。」

▼饰演赤惹夫人的刘海苑。

「国光的演员素质都很高,为他们设计的初期我的风格是以重视外在、包装为主,因此作出不少穿戴起来非常『辛苦』的服装,好比说10多年前的《牛郎织女天狼星》我曾为刘海苑作了一顶20多公斤的华丽头饰,光用手捧着就能感觉到很沉重,但刘海苑顶在头上,眉头皱都不皱一下,『硬颈』的完成演出。」

从蔡毓芬和刘海苑亲热的交谈就可发现,两人不只互相了解,根本可以说是「熟的很」,这种日积月累培养出来的好交情就和《十八罗汉图》中,女尼净禾和青年宇青一个白天作画、一个夜晚作画,虽然没有见到面,但却以画交心所培养出的深挚情感如出一辙,难怪人家都说,「人生如戏,戏如人生」。

▼刘海苑所饰演的赤惹夫人是酷爱收藏骨董的权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