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肥胖比例高 常见3习惯是肾脏病隐忧

财团法人肾脏病防治基金会营运长吴苡琏叮咛孩童护肾小撇步。(肾脏病防治基金会提供)

儿童肥胖是未来慢性肾脏病的风险因子,需要及早扎根、推广爱肾观念。(肾脏病防治基金会提供)

台湾小学生体重过重及肥胖比例高达26.7%,和含糖饮料、营养不均、运动量不足息息相关,恐为未来肾脏健康埋下隐忧!财团法人肾脏病防治基金会携手「肾脏超人」深入校园,推广护肾3观念,盼及早扎根,降低未来发生慢性肾病的风险。

国外研究发现,儿童与青少年肥胖会增加未来罹患慢性肾病的机会。而根据最新国民营养调查 (2017到2020),7到12岁儿童过重及肥胖比例分别为11.6%和15.1%;换言之,台湾有26.7%的小学生属于过重及肥胖,如何帮助学龄儿童维持健康体态与良好生活型态,是肾脏病防治的重要挑战。

国内成人慢性肾脏病盛行率已逾12%,财团法人肾脏病防治基金会董事长吴麦斯医师表示,针对罹患高风险疾病的成人,慢性肾脏病预防一直是重点,但随着饮食愈来愈精致,肾脏病预防与教育需要更及早扎根,从儿童就该开始推广,以避免成人时发生三高及慢性肾脏病。

财团法人肾脏病防治基金会营运长吴苡琏表示,观察一般小学生的日常生活型态,可以发现有3大儿童肾脏健康隐忧,分别是含糖饮料频率高、每日营养不达标、日常运动量不足。吴苡琏指出,含糖饮料已成儿童肾脏健康的一大威胁。根据国民营养调查,超过9成的台湾国小学童,每周至少喝1次含糖饮料;过去有研究发现,含糖饮料不仅导致糖尿病、肥胖发生,更与慢性肾病有着显著的关联。

饮食习惯和运动也和肾脏健康相关,但根据最新国民营养调查,7到12岁的儿童仅13.1%每日蔬菜达国民健康署建议的份数(3份)、仅6.4%水果达到建议份数(2份),更有高达83.6%的儿童牛奶摄取不足1份。另外,台湾儿童仅16%每周运动3次以上,远低于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标准。

为增进大众对于肾脏健康的认识,财团法人肾脏病防治基金会携手台湾基层透析协会、台北医学大学永续发展办公室,与来自德国的台湾费森尤斯医药一齐推动「肾脏超人」计划,透过游戏教材与校园活动,建立孩子「均衡吃、喝足水、勤运动」的爱肾护肾3观念。

3大爱肾护肾好习惯包括:参照国民健康署建议的餐盘口诀,每天早晚一杯奶、每餐水果拳头大、菜比水果多一点、饭跟蔬菜一样多、豆鱼蛋肉一掌心、坚果种子一茶匙;4到8岁孩童每日至少喝足1.2公升水,9岁以上孩童每日则要喝足1.5公升水,并尽量少喝或不喝含糖饮料;另建议进行每日平均60分钟的中强度运动,像是有氧运动、或是体育活动,并维持理想体重不超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