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房颤动患者半数无症状 中风机率仍大增

高达半数的心房颤动患者没有症状,往往等到中风后才发现,医师呼吁有心脏病史或家族史的民众尽早接受筛检。(中华民国心律医学会提供)

台湾约有50万人有心律不整问题,其中心房颤动是常见的症状,尤其以长者居多,80岁以上每10人就有1人。医师指出,高达一半的心房颤动患者没有症状,当心脏血流在心房里流动状态不佳,容易淤积形成血栓,无论有没有症状,中风风险都大增。

心房颤动是常见的心律不整症状。中华民国心律医学会理事、林口长庚医院心律不整暨电生理中心主任叶勇信指出,心脏颤动是由于心房不规则放电而出现快速紊乱的颤动,每分钟可达到300次,由于快速、紊乱、没有效率的收缩,心脏血流在心房里流动状态不佳,容易淤积形成血栓、血块,并随着血流跑到身体各处,若是跑到脑部血管,就会导致中风。

心房颤动难发现,半数患者没有症状或症状轻微,很多患者都是中风后住院才发现自己有心房颤动。叶勇信指出,每6位中风病患就有1人和心房颤动有关,无论是否有症状,中风风险一样高,因此需要及早透过筛检发现并介入治疗。

为及早发现无症状患者,中华民国心律医学会携手嘉义县、宜兰县、基隆市政府推出心房颤动筛检计划,运用便利型的心电图纪录装置,有效找出潜在患者。据统计,2021年在嘉义县与宜兰县共筛检2万多人,其中侦测出300多位心房颤动患者,多数都不知道自己有心房颤动问题。

台中荣民总医院教学部副主任李必昌说明,台湾心律不整盛行率大概占全人口的1到2%,成年人正常心跳为每分钟60至100下,新生儿为每分钟120至160下,当心脏节律不正常,过快、过慢或不规则都属于「心律不整」;孩童心律不整又可细分为心搏过速(频脉)、心搏过缓(徐脉)、早期收缩3大类,其中以心搏过速最为常见。

李必昌提醒,由于儿童对于症状较不善表达,可能难以察觉病灶,有时候明明没有在运动却突然心跳很快,或是情绪激动时心跳加快,高达每分钟200下,此时孩童可能会感觉到胸痛、胸闷、心悸,也可能有呼吸困难、易喘、晕眩甚至晕厥。

过往在儿童心律不整治疗上仍有许多瓶颈,针对4岁以上或体重15公斤以上孩童,且药物无法控制或症状严重者,建议采取导管治疗;然而过去传统电气烧灼术放置心导管时,需使用X光为确认导管路径与放置位置。

台大儿童医院医师吴美环表示,1993年开始,国内在治疗儿童心律不整已有不错的成绩,但看着孩子需要暴露在辐射之下,「对医师来说心很痛!」因为孩子很容易受到辐射伤害,比成人影响更大;所幸2016年起国际间发展出3D定位导航机器,让孩子不再需要使用X光定位,并且在医界努力奔走之下,于2019年成功纳入健保给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