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房颤动增中风风险 近半患者没症状
天冷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心房颤动患者有较高风险发生心肌梗塞、脑中风。医师说,有近半数的心房颤动患者可能没明显症状,一直到严重发病才警觉。
林口长庚纪念医院心脏内科助理教授詹益欣今天表示,天冷、温差大,最近脑中风、心肌梗塞等患者增加3至4成,其中不少患者被送至急诊后,进一步检查才确诊为心房颤动。
台湾心房颤动盛行率约1%至2%,发生率随年龄增长提高,65岁以上发生率为5%,80岁以上成长为10%,推估在台湾超过23万名患者。
詹益欣受访时表示,正常人每分钟心跳大约在60至110下左右,心房颤动患者心跳可能就超过120,甚至到170,且可能会不规则,忽快忽慢。这种乱跳的状况,可能让患者心悸、晕眩、胸痛,但有1/3到一半的患者,可能完全感受不到症状。
心房颤动和中风有关,詹益欣表示,心房颤动时心房丧失收缩功能,血液在心房内流速减缓或滞留就容易形成血栓。当血栓剥落后顺着血流达到脑部,造成阻塞就是缺血性脑中风。
高龄带来的心脏老化是引起心房颤动的主要原因,长者比较容易发病,且其他长者容易有的慢性疾病、糖尿病、高血压、肥胖等,也都会增加心房颤动风险。
林口长庚内科部分析西元1996至2013年健保资料库显示,18年来共有新增30万4252名心房颤动患者,平均每年增加1万6902人,但持续规律用药比率偏低,应该用药、却未吃药的患者相当多。
詹益欣说,为预防心房颤动造成的缺血性中风,以往多使用传统抗凝血药物,虽能降低脑中风风险,但服药后患者还要定期抽血监测,且药物也容易跟饮食交互影响,出血的副作用也高,患者生活容易受到影响。现在有新型口服抗凝血药物(NOAC),不需监测、交互作用也少,有助提高患者服药顺从性。
除了药物控制心房颤动,降低中风风险,医师建议,平日应戒酒,每天饮酒超过5杯即为过量,容易发生心房颤动;戒烟,抽烟者会提高3倍中风风险;冬天是心房颤动患者中风住院高峰,与夏天相比高出2成住院率,应注意保暖。
平日应避免过劳,经常轮值夜班或超时工作,中风危险高出5%;应采用北欧饮食法,根据今年在丹麦最新的研究显示发现,多吃鱼少吃肉、多吃莓果、以黑麦面包当主食、多食根茎类蔬菜以及以油菜籽油做调理的「北欧饮食法」可有效降低14%中风风险以及32%粥状硬化血栓性中风风险。106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