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故乡动员令》抢进屏东职人町开店 一碗面永续飘香

长安制面进驻职人町。(林和生摄)

长安制面用一碗干面,继续说着属于南国日晒面的故事。(林和生摄)

滚烫热水锅中面条浮滚沉翻,厨师拿着长筷不断搅动,不一会儿时间捞起、进碗,撒上葱花、佐着调味,动作一气呵成,一碗香气四溢、弹顺有嚼劲的日晒面就端上了桌。

除了面是主角,面摊门口直接摆着面棍晒起面条,以直接破题方式,跟传统面店一样,第一口就要分胜负、第一眼便要抓住游客目光。守着超过一甲子的制面店铺,为何转型开起面店?吴冠翚说,「把自己的面说得天花乱坠,何不直接煮一碗让人吃吃看,直球对决一下?」

这句话其实一开始不是从他口中说出,而是接手老店铺后,不仅要学制面,为让传统产业延续生命,知道转型是必经之路;屏东县政府为扶植青创团队,近几年频繁开设品牌、行销、财务、包装等相关课程,只要有空档,夫妻俩都会报名参加。

过程中为让更多人认识日晒面,他逢人便讲,说明面的特色、产业现况及正走在传承这条崎岖道路上的一切,有位业界讲师一针见血地问,「说得再多,如果有间面店,可以煮一碗,直接面对客户,不是更有力道!」此话犹如当头棒喝,让吴冠翚脑中又有了点子。

当时正值屏县府打造职人町,靠着无懈可击的企画书,他打败12位各界竞争对手,成功抢进1楼黄金店铺,继续用行动说着日晒面的故事。

空间改造找来屏东在地《拾五设计》合作,以街边小吃摊最常见的水磨石地板,搭配海产店、传统面店最常用的折叠红桌等意象,十足台湾味全放进充满欧风的建筑内,看来却也井井有条。

特地把「长安制面」招牌放在一眼就看得到的位置,门口日晒挂面直接摊在阳光下,点点光影从建筑、植栽缝隙间穿透,折射流动,面条仿佛有了生命力般,无时无刻都在舞动着,吸引路过游客驻足多看几眼,甚至走进店里。

整个设计没有多余炫技,利用简单、俐落氛围,把就在你我周遭日常的面摊表现出来,一如日晒挂面单纯的样,把空间与面完美贴合,诠释职人专注一件事的本质。

近来台湾因地缘政治受到世界关注,加上疫情带来的全球供给大乱,种种因素让吴冠翚有了另一个想法,就是推广「永续」。

说穿了,日晒面是结合南国艳阳、微风、流水而成的在地产业,若能利用台湾种植的小麦所做面粉为原料,地产地销,达到完全零碳排,产业就能做到真正永续。

想着未来十年蓝图,无意识摸着门口的日晒面,顾客挪动桌椅的声音将他带回现实,转头向着对方相视而笑,他鼓励客人伸手摸摸面条,强调这是「体验区」,心里同时默念着,这不仅是招牌、是装置艺术,更是民众了解手工制面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