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故乡动员令》农情漳州 人情味改变未来
社会福利是佳里漳洲社区的价值,在社区关怀据点里,长辈是被照护对象,同时也是志工,彼此扶持、快乐生活。
童军体验营在疫情期间不受影响。(佳里漳洲社区提供/庄曜聪台南传真)
朱静珊(左二)2018、2019共带入6000人次游客走入漳州社区,创造300万营收。
木玫瑰产业结合花艺创作,开发出包括花束、饰品等多元化客制品,也成漳州社区固定收入。
台南市佳里区是大北门区人口最多的行政区,也是文教及商业中心,但撇开街区不说,周边还是有许多农业聚落,受到人口外移及老化影响渐趋没落,缺乏生气。古名番仔寮的漳州社区,之前曾是西拉雅族人居地,后来明郑驻军开拓,才有了这个名字。
受到人口外移及老化影响,漳州社区居民不满千人,台南市邻里合并后并入海澄里,特别的是养鹿事业兴盛,饲养超过600头鹿,也有木玫瑰故乡称号。2018年导入劳动部多元就业人力计划,44岁的计划经理朱静珊着手推广社区文化与产业,她结合在地文化生态,并搭配不同季节设计主题,带着游客体验当一日鹿农、蜈蚣阵cosplay、木玫瑰DIY、水田种稻、拔萝卜等,相当丰富,每年替社区带来超过百万元营收。
朱静珊担任过连锁速食店长、药厂电子商务部门工作,后来进入劳动力发展署云嘉南分署担任就业中心推广人员,当时漳州社区刚好申请多元就业人力计划补助,她负责访查需求,跟时任里长的苏顺政谈了一次,没想到下次再见面,就成了计划负责人。
朱静珊说,漳州社区虽然是传统聚落,也以中老年人居多,但很有人情味,居民向心力及凝聚力也强,照顾据点内长辈的活力更是让她印象深刻,也更兴起她想为社区做些什么的心情。
朱静珊说,计划启动后担任执行长的苏顺政,之前为漳州社区「打底」扎实,包括信仰中心应元宫的蜈蚣阵,不仅与学甲慈济宫相同,是全台唯二以人力扛抬的阵头,还以204.538公尺长度被金氏世界纪录认证为最长游行花车;45年前的新安社区童子军也是全台第一代,相关文物都保存下来;从10年前8颗种子萌芽的木玫瑰,也已经开花结果,成为社区的瑰宝。
小奈良 喂小鹿好疗愈
友善的环境、友善的人,接下来就是跟外界搭上线,朱静珊与伙伴整合资源,开始规画游程,2018年农历春节后的228连假就推出首波25人体验团,简单的农事游程大受欢迎;其中到林昆锋农场体验一日鹿农,并喂食小鹿及互动,也让网友有「小奈良」的感觉。
朱静珊深入探访社区,意外发现了专养甲虫的达人「甲虫先生」及「洄稻佳里」的杨淑华、陈映蓉2位青农,由于认同这个模式,他们也先后加入社区参访的行列,让漳州社区小旅行的游程更为充实。
浓浓的乡村风,让来自都市的亲子趋之若鹜,第1年拜访漳州社区的游客就突破2000人次,前年更翻倍累积到4000人次,去年虽受新冠疫情影响,但寒暑假童军营仍是爆满。
木玫瑰 体验手作花艺
苏顺政在10年前引进的木玫瑰也有了进一步发展,干燥后永不凋谢的木玫瑰结合花艺设计,制作成花束、摆设、饰品等多样化手工艺,在毕业季、母亲节档期都有不错销路,也有民众订制求婚花束及新娘捧花,收入约占整体3成。
现在3年计划即将进入尾声,阶段性任务已经完成,社区居民将继续接棒,同时顾好社会福利及地方创生,老社区不只翻转,还要更上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