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故乡动员令》与水搏命 梅洲社区的进击
宜兰市梅洲社区位于宜兰河畔,一河之隔,让梅洲与市中心有着截然不同的发展,而生活也深受宜兰河影响。
台风还没远去,梅洲社区水患自主防灾队冒险清理路树恢复交通。(梅洲社区水患自主防灾队提供/李忠一宜兰传真)
2012年起梅洲社区加入水患自主防灾社区,从2014年至2016年,连续3年获得水利署自主防灾社区特优的绝佳成绩。
2020年10月,正当西部地区深受旱灾所苦,宜兰县出现豪雨,雨势最急遽那天,凌晨时分,宜兰市梅洲社区水患自主防灾队在社区活动中心集结,开始灾情分析、工作分配,单日雨量虽然破百毫米,所幸下雨的时段分散并未酿灾,一夜过后,梅洲社区又恢复往昔一般的农村风貌。
组防灾队 训练有素
宜兰市梅洲社区位于宜兰河畔,虽然被编入宜兰市辖,但一河之隔,梅洲社区少了高耸建物,被大礁溪、小礁溪以及两条溪流汇入的宜兰河包围。与水共处的梅洲,处处可见河水灌溉一块块良田,但淹水也是稍有年纪的梅洲人共同记忆。
梅洲里民詹何轮回忆,以前他住在宜兰市北门里,当时往返梅洲不是搭渡船、就是走宜兰桥,小时候对梅洲的印象就只有「下雨就淹水」。直到宜兰河堤防等治水工程完善,考量梅洲水质好,环境清幽,20年前来决定搬至此地。
梅洲社区水患自主防灾队指挥官吴文龙回忆说,大约40多年前,因防灾治水工程未臻完善,只要下个豪大雨社区就会淹水,从现在的社区活动中心到邻近的北津里,淹水可达1层楼高。
吴文龙说,当时梅洲里民彼此间互有联系,一有淹水就得想方设法接济断粮的亲戚朋友,以及无法离开家园的长者,里民扛着菜篮、涉水而过的画面迄今仍让他印象深刻;至于梅洲淹水原因,除了是溪水汇流处外,北面地势稍高加上有涌泉地,一下雨,水自然往社区活动中心等低处汇集。
梅洲社区面积约有500公顷,其中有不少是上了年龄的长者,如灾前未加强清淤、巡视,恐因淹水发生意外,因此从2012年起梅洲社区加入水患自主防灾社区,从2014年至2016年,连续3年获得水利署自主防灾社区特优的绝佳成绩,特优3连霸在全国还是绝无仅有的纪录。
水患自主防灾队编制共分有巡视预警组、整备救援组、通报疏散组、关怀医疗组、行政后勤组,以及由医师黄建财担任专业医疗组,梅洲社区获奖的原因,除了平时操演扎实外,在灾害期间不畏险阻也深获水利署肯定。
实际运作上,水患自主防灾队在台风或豪雨来袭前,就会在社区活动中心针对灾情分析,包括台风等动向、雨量、阵风,集中各组组长分配工作,再向居民广播提醒,因梅洲社区有不少年轻人在外县市求学、工作,若有需要,也会出动协助长者固定路树等工作。
从2017年起梅洲社区不再参加水利署评鉴,转型为种子社区,将宝贵的防救灾经验传承到其他地区,也借由自身的成功经验,增加民众防汛的观念。
防汛成果 惊艳国际
梅洲社区不只获得国内肯定与殊荣,2018年梅洲社区在水利署辅导下,申请并获选美国国务院学友连结创新基金(AEIF)计划,也是台湾唯一获选,透过该计划将水利署防汛成功经验推向国际,也盼能让梅洲社区成为亚洲社区自主防汛的示范基地。
学友连结创新基金是美国国务院负责的世界型计划,希望各国学者对美国政府申请交换计划,提出创新的方法来因应世界的挑战,当年度全球共有150个国家1300件计划申请,共计70件通过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