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故乡智库论坛》永续养殖渔业是未来粮食增产的关键(李武忠)

全球水产养殖业的迅速扩张被称为「蓝色革命」。图为无人机饲料投喂。(海洋局提供/林雅惠高雄传真)

气候变化加剧、冲突和地缘政治紧张局势、经济前景黯淡、农业投入成本飙升、水土资源稀缺、农产品出口限制和人口持续成长等层层叠加,将持续对全球食品(含农渔产品)市场的稳定构成挑战。过去陆上养殖为全球粮食安全做出贡献(2020年水产养殖总产量达8750万公吨,水产养殖贸易总额达2650亿美元,预估到 2025年将达到2750亿美元),如何透过蓝色经济伙伴关系,共同建构「蓝色粮仓」助力「绿色粮仓」,来满足未来人类对食物需求,再度引发关注。

20世纪60年代以来,全球水产品消费量年均增速(3.2%)超过人口增速(1.6%),也高于畜禽产品消费量的增速(2.8%)。随着经济成长,消费习惯改变以及环境变动,人们不仅对可持续蛋白质来源的需求不断增加,全球水产品需求也持续上升。海洋虽覆盖了地球大约70% 的面积,但目前只有大约5%的粮食生产来自海域,若规划妥当可用于海洋养殖的空间,远大于满足全球粮食需求所需的空间。

随着经济成长和消费习性转变,全球水产品消费量正在增加,而水产养殖业支持了大部分成长的需求。水产养殖是全球成长最快的食品生产部门,利用水产养殖生产动物性蛋白质,相较于禽畜生产,需要的资源更少,对气候更友好,也更符合未来环境和能源需求。目前已有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水产品是采用一种环境可持续的蛋白质生产方法,水产养殖业会继续超越家禽、家畜等陆生蛋白质竞争对手,也将成为天然资源受限的陆地农业之重要替代方案。

全球水产养殖业的迅速扩张被称为「蓝色革命」,预计到 2030 年渔产量将达到1.09亿公吨,渔业和水产养殖对全球粮食安全和营养的重要贡献日益得到认可,尤其水产养殖较陆生动物养殖对饲料利用率更高,可节约大量用于种植饲料粮的耕地。水产养殖现在生产大约一半的海产品,想要扩大其贡献,需要在政策、管理、创新和投资方面加快转型变革,实现可持续、包容、公平的全球水产养殖业,尤其开阔的海洋因为具更深的深度和更强的水流,使它成为养殖鱼类的理想环境,全球正在掀起一股对近海养殖的研发和投资热潮,被称为「蓝色加速」(blue acceleration);有学者乐观预测,到 2050 年,智能海上养殖可以使海洋鱼类和贝类产量增加2100万至 4400万公吨。有学者认为,全球粮食生产脱碳的最大收益,将来自于从动物性食品转为植物性食品。

不过以目前的水产养殖无法满足,在保护气候和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的同时,养活地球的三重要求。症结在于现有养殖系统需使用大量鱼粉及鱼油,因而饱受过度捕捞和非法捕鱼、种群锐减和气候变化的困扰。为此各国正积开发替代水产养殖饲料,由富含微藻和养殖海洋生物的昆虫蛋白来替代。另,水产养殖业产品再加工、转化、保存和运输中需使用冷链设施相当耗能,因此应尽可能靠近消费地点,以大幅减少冷链的使用。

水产养殖先进国挪威,则充分运用新技术如:AI技术、物联网、自动识别系统和卫星定位、大数据等,不仅使养殖渔业生产更安全、更准确、更可持续和更高效地利用资源,还可有效降低养殖渔业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并计划透过「海洋牧场」,年生产1万公吨不含化学物质的鲑鱼,同时兴建全数位化控制的鲑鱼加工厂,来满足消费者对食安的严格要求。

另一个发展方向为采用陆上封闭循环水养殖(recirculating aquaculture system,RAS),日本企业面对海洋捕捞竞争日趋激烈、水产资源存在枯竭的情况下,为确保食物和环境保护,正积极推动陆上「工业化」养殖(如日本首次成功实现牡蛎完全陆上养殖、陆上成功养殖日本鲭、河豚和黑鲔),采用陆上封闭循环水养殖,具有能够在消费地附近生产、不用支付关税、养殖用水可重复循环利用及可降低海上养殖的寄生虫风险等优点。不过陆上养殖需克服的重要问题是削减成本。陆上养殖不仅需要淡水资源,调节水温,还需电费,养殖的成本高出海洋养殖2成,为此陆上养殖一直以黑鲔、鲟科和河豚等高档鱼类为中心。2021年日本国内陆上水产养殖的产量,推算为2,356吨,不到总养殖量的1%,预计今后规模会扩大。

台湾过去是全球重要的养殖渔业地区,繁养殖技术受到全球注目,然由于政策偏误及人为因素,养殖渔业盛况不在,如今总产量不到30万公吨,年产值仅378.74亿元台币,还需从国外进口大量水产品来满足国内消费需求,且以陆上养殖为主(总面积约3.20万公顷),海面养殖仅0.95万公顷;传统陆上水产养殖模式,不仅对天然资源(如淡水、土地)产生了巨大压力,许多沿岸养殖区,确实存在海域富营养化、水体酸化、生物多样性丧失、生物入侵、遗传变异、疾病传播、全球变暖等问题。为减少这些负面影响,有效缓解近岸养殖压力,并维持养殖渔业的永续发展,应该充分利用天然优势(如黑潮终年经过台湾海域),积极推动绿色养殖(全球约60%鲑鱼养殖场已获得认证和监督)、低营养海洋(LTM)物种为主的水产养殖(主要有双壳类、软体动物和大型藻类)及可持续养殖,未来的水产养殖生产模式,将成为台湾确保粮食安全的要屏障!(作者为台大农业博士,农渔经学者)

※以上言论不代表旺中媒体集团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