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新移民看完病返回诊室再问 医怒斥:这里不是中国

医生示意图。(图/达志影像

网搜小组综合报导

最近有一段影片网上引发讨论,一名妈妈带着20个月大的女儿新加坡一家诊所就医,因为不太确定药物服用剂量,就返回诊所,想进诊室再询问医生,结果被医生拒绝,医生还说了一句「这里不是中国」,双方发生争吵,甚至惊动警方

「要与大家分享新加坡的医生有多嚣张!」影片录制者Paul Chong是一名地道新加坡人,而他的妻子是一名来自中国的新加坡移民事情是这样的,Paul Chong的妻子带着高烧39.5度的女儿到住家附近的诊所就医,拿完药离开诊所后,英文不好的她不太确定药物的服用剂量,于是回到诊所想再向医生询问,结果被拒绝。

医生认为,这名母亲不能随意闯入诊室,虽然她的女儿发高烧,但诊所里还有其他病人等候排队。医生指出,女子用各种方式辱骂,还对诊所的员工进行骚扰,于是他就告诉对方「这里不是中国,要看医生是要按照规矩挂号排队的」。

不过,Paul Chong说,妻子并非硬闯,而是事先敲过门才进去。他表示,妻子只是关心女儿,害怕理解错误药物剂量,所以才回头询问,无论如何,医生也不该说出这样带有歧视性话语

根据影片,医生说要报警保护自己,之后也可以听到他们有提到员警现场

影片引发讨论,有网友认为医生没素质,不该针对中国,「医生不讲理,没弄清药量,问一句也不耽误时间。」当然也有人支持医生,表示不排队闯进去的确不对。

上海《澎湃新闻》报导,光看影片很难真正了解前因后果,但针对患者走出诊室又返回诊室这个现象,的确有话可说。报导引述在鹿特丹医学院外科工作过4年的吴舟桥医生指出,影片迎合了一部分「不想排队」、「想插队提问」的人的心态,不少人觉得就问个问题耽误不了多少时间,但实际上问题都是连环的,一般患者冲进诊室,永远不会只有一个问题,耽误的真的不止几秒。

报导说,其实「时间」并非这个问题的重点,不经同意就进入诊室的患者A,可能还会影响到已经在诊室里的患者B的心情,如果A不停提问,医生又要依次解释,有时又会引发A和B之间的矛盾。

一位上海的超音波科医生就透露,工作时间如果锁门检查,时不时就会传来响亮的拍门声,让医生速度快一点;如果不锁门,分分钟就有患者会冲进来。

而吴舟桥也表示,通常国外的医生在看病时,会多问几句「还有什么问题吗」,如果患者有一些疑问,在就诊过程中,医生都会解答,患者确定没有问题离开诊室后,下一位患者便会接上,那这一次诊疗也就算结束了;如果突然又有疑问,就以用药的剂量为例,患者虽然不用再次排队,但至少也得经过同意后才能进入诊室。

报导最后强调,新加坡医生如果不指名道姓说「中国」,只是提醒需要守规矩排队等候,或许也不至于引发这次事件,「可当你被戳到痛脚却又无力反驳的时候,是否也该思考一下,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所谓入乡随俗,规矩是要遵守的,尊重也是相互的。」

▼在脸书流传的影片

▼在大陆流传的影片(腾讯视频

★图片为版权照片由达志影像供《ET新闻云》专用,任何网站报刊电视台未经达志影像许可,不得部分或全部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