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分析-调度没弹性 如何因应异常天气

面对一周内两度大停电,外界质疑台电为何5月仍进行机组大修,造成供电不足、引发缺电危机?台电应变能力不足是事实,但政府捧着反核神主牌,却未正视整体能源架构与配比不合理问题,让电力系统失去调度弹性,才是更大的症结所在

5月机组大修,是台电每年例行公事,因此5月每日调度机组量能有限,偏偏近期遇上气候异常、又有疫情迫使民众在家上班,且疫情让制造业十分活络,以致17日用电量创历年5月单日新高,台电电力调度弹性消耗殆尽,企业与民众重回缺电阴影

依台电全年电力调度规划,会在前一年排定所有机组维修期程,最晚在每年6月时,让所有机组完成岁修归队,以健康机组迎接夏季用电尖峰,但近年来5月用电量不断攀升,气候异常愈发明显,机组妥善率无法维持在最佳状态,只能硬着头皮上场,扛起供电重责。

值得注意的是,往年冬季用电量较少,是机组大修密集期,但2016年起,政府启动增气减煤,让燃气机组在冬天全力运转,直到4月解除空污限制后,才让机组下线维修,惟排程相当紧凑,近期就发生核三1号机、台塑麦寮等机组仍在维修期却硬抓回归队发电。但核三厂今年适逢近年来大修,一口气排定1.5个月进行缜密细修,但在最后时刻,却因主蒸汽隔离阀可用性测试没有通过,最终才没派上场发电,不然恐将成为严重的核安问题。

不但遇上气候异常,近期偏遭逢疫情大幅升温窘况,许多企业采取在家上班,高中以下学生又在家远距教学天气炎热,不得不家家户户甚至每房都开冷气,一夕用电量激增。同时今年水情极差水力发电比同期减少350万瓩,相当于备转容量率少了10%,等于台电在没有增加电力的情况下,支出又不断增加,最终吃老本终究会垮。

府院高层要求台电重新检讨相关机组及调度排程,但整体能源架构与配比不调整,抱着反核神主牌,穿着衣服改衣服情况下,结果恐变成削足适履。企业需要的是实际稳定供电,而不是「供电无虞」的口号,政府亡羊补牢的解方必须经得起各界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