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药贵陷抗癌苦战!民调:66%民众付不起、45%不愿自费 

台湾罹癌发生率越来越多,「新药昂贵」让不少人陷入抗癌苦战。(图/达志示意图

记者赵于婷台北报导

日前国健署发布最新癌症统计,台湾每5分6秒就有一人罹癌,在癌症发生速度、新增罹癌人数破纪录的状况下,「新药昂贵」让不少人陷入抗癌苦战。对此,癌症希望基金会公布2017年「新药健保」的民调结果调查发现,逾4成民众不愿自费用新药,其中6成5是因为经济困难。

癌症希望基金会董事长王正旭指出,目前新药纳入健保比率只有55%,癌症新药更只有49%,调查显示,67%的民众愿意每个月多缴50块健保费,56%民众赞成提高门诊要费部分负担上限,让健保可以在更充足的经费下纳入更多新药给付。而针对昂贵的治癌新药(如癌症免疫疗法),77%的民众更赞成健保和病友共同负担。

另外,因为健保资源有限,多数民众认为,健保新药给付的优先顺序应是「治疗疾病的严重度、效果、改善生活品质价格合理、需要新药的病患数」,其中有6成赞成以严重度和治疗效果为优先。

▲健保署主任秘书沈茂庭代表收下「台湾癌症可近性政策建言书」。(图/记者赵于婷摄)

和信医院药学进阶教育中心主任陈昭姿也指出,目前癌症第一代的标靶药物几乎都已纳入健保,而现在新药要纳健保,都必须经过共同拟订会议,但多半时间都较长,而标靶药物平均使用一年就可能产生抗药性,没办法自费的癌症病患也只能等待。

另外,针对商业保险大多都是只有保障住院手术,因此调查也发现,有6成6的民众认为,若健保不给付新药,商业保险保障根本不够用。王正旭指出,应该要增加健保财源(如提高门诊药费部分负担)、改善给付内容(如优先给付给最严重疾病用药)、采用共同负担(设定上限、病人与健保共同负担)和创新商保规划都可以让民众更有保障。

癌症希望基金会也提出「台湾癌症可近性政策建言书」,由健保署主任秘书沈茂庭代表收下。沈茂庭也指出,关于财源部分,101年有增加补充保费,目前财务状况OK,还有将近2千亿的安全准备,但不排除未来财务状况有困难,还会增加保费和部分负担。而在共同负担方面,本来就有这样的构想,在医疗特材(如人工水晶体)和药品其实是可行的,但必须努力修法。

但沈茂庭也坦言,不少药物是必须长期服用,所以费用会越来越高,因此新药使用和给付该考虑的是「成本效益」,包括是否可以让一个人有品质的活下去、可以活多久等问题,都是未来该探讨的重要因素

★图片为版权照片由达志影像供《ETtoday新闻云》专用,任何网站报刊电视台未经达志影像许可,不得部分或全部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