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餐厅变文青、黑板乐涂鸦!校园改造王看设计品美学
新北北港国小教室打造后,有一整面大黑板,让小朋友可尽情涂鸦。(台创提供)
木质桌椅、白色涂漆,温暖阳光洒下,文青餐厅让人天天都想在这吃buffet!教室一整片黑板墙,上面有我的涂鸦、算数,用粉笔记录我快乐的小学生活!垃圾分类也有趣,扫帚、拖把都有自己的「家」!原来创意、设计都能让校园变得更美丽,设计进场!「学美‧美学—校园美感设计实践计划」成功让台湾9所学校大变身,每天都想快乐上课趣!
设计师说:想让同学吃午餐,感觉天天都是在吃buffet-台南新东国小。(台创提供)
教育部委托台湾创意设计中心执行之「学美‧美学—校园美感设计实践计划」,历经10个月的努力,以设计思维翻转教育、带动校园美学改造运动,成功为台湾9所学校进行美感变身的工程。并在12月16日于松山文创园区举行成果分享会。
台北和平高中指标系统大变身!厕所标示鲜明又温馨。(台创提供)
「学美.美学-校园美感设计实践计划」以全国公私立高级中等学校及国民中小学为对象,透过公开征件,由学校自行提出校园改造需求的提案申请。今年首度办理即有来自北、中、南、东部及外岛共172所学校申请,经过评审团队两阶段评选及实地考察后,选出9所学校成为合作对象,最后由7个设计团队雀屏中选并进行各校的美学改造专案。改造内容相当多元,有教室、司令台、川堂、中廊、垃圾与资源回收站、师生餐厅、指标系统、电缆线及管线整理等。
改造后的中廊,是孩子们玩耍的地方也是舞台-苗栗丰林国小。(台创提供)
新北市北港国小的教室当初建造时在每间设有一个内嵌式的独特空间,被用来存放教具,刘国华校长表示,在教学电子化的现在,准备室已不合时宜。设计团队共序工事洪浩钧主持设计师便将这个空间改造成舞台并结合教室前、后设置的全黑板墙及移动柜体,打造出可因应课程内容进行多元变化的未来教室。
屏东大同高中将资源回收桶以模组化的方式重新设计,而外扫区扫具让扫帚、拖把都有自己的「家」。
屏东大同高中过去走廊上堆放资源回收桶及外扫区扫具的凌乱状况,设计团队唐草设计杜文杰总经理带领团队,从使用者行为、设计服务、减法设计着手,将资源回收桶以模组化的方式重新设计,不但外观美化,更在功能上引导师生更精准正确地作好垃圾分类并便于清运。而外扫区扫具的部份,则另外配合校园景观设置储放点,并结合休憩功能,让同学不但不用带着扫具横跨大半个校园,还在扫具储放点增加休憩座椅,让它们自然融入校园与生活。
沙仑国小将电缆线隐藏,再将剩余的管线并同日后可能新增的内容一起整理,并以各色套环加以识别,以利后续维护。
新北市的沙仑国小是明年建校百年,校园中的电缆线、电线…等管线布满了学校的角落,是几十年来各项工程的「产物」,相当不好看。在东日兴业的努力下,先检测管线功能、拿掉已经没有功能的管线后,再将剩余的管线并同日后可能新增的内容一起整理,并以各色套环加以识别,以利后续维护。
云林县山峰华德福国小的将司令台大变身!转化为供师生户外上课、休憩、甚至攀岩运动的半室外场域增加师生活动的空间。(台创提供)
云林县山峰华德福国小黄锡培校长表示现代的师生关系很亲近,所以想改造象征威严的司令台。无有设计张智舜总监以大冠鹫为意象,将司令台转化为供师生户外上课、休憩、甚至攀岩运动的半室外场域增加师生活动的空间。而面对同样有半室外场域需求的苗栗县丰林国小,设计团队创客吧则将学校跑道延伸到学校的中廊,结合布告栏的展示功能,打造出无论什么天,孩子们都能在这里游戏、运动、说笑、带导读的多功能空间。
教育部范巽绿次长(后排左7)、教育部师资艺教司郑渊全司长(后排左6)、台创中心张基义董事长(后排左8)与各校代表及设计师合影。(台创提供)
这次投入改造的设计团队,大家都以为人父母的心情期许能替下一代打造更美好完善的学习环境。从减法设计、闲置再造、可复制性三大策略,为9所学校把脉并解决问题。此外,教育部与台湾创意设计中心更委托4位业界经验丰富、长期关注美感教育的大师级人物:张光民、陈永基、邱柏文、李尉郎,担任各案的指导委员,就校园美感教育、设计、工程等不同面向提出专业意见。
「我的学校好漂亮、教室好好玩!」今年「学美‧美学」专案就是一个重要的前导示范,将设计专业导入校园。让美学教育从校园环境的基础开始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在学校有良好的环境与行为,才能扩展到自身与家庭,形成全民美学运动,进而带动国家社会全方位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