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FE・经典/台湾校园大变身!美到获得德国iF设计金质奖「国际认证」
▲学美.美学—校园美感设计实践计划,台南市善化国中「梦想阶梯交谊厅」,将既有水泥结构的阶梯,转化为多层次的平台,作为新的座位,团队为山川设计。(图/翻摄台湾设计研究院,以下同)
由教育部发起、台湾设计研究院所执行的「学美.美学—校园美感设计实践计划」,从2019年启动到现在,已经在全台25所进行校园美感变身,改造教室、穿堂、司令台等公共空间,让民众从学生时期就培养设计美感,近期2021德国iF设计奖名单公布,该计划成果还获得金质奖,现在校园越变越美丽!
▲台北市深坑国中空间改造「空间变幻场」,引领学生透过身体感受空间场景的变换,并在这些场域中进行集会、交谊、课后活动,团队为形构设计。
该计划主要出发点,是希望突破传统教育的思维模式,让校园的美学养成跳脱课堂与教科书,从学习环境的浸润开始,以改造校园公共空间或与学生息息相关的物件,让所有的学生「有感」,学校的选择,则是从学校师生主动提出改造需求,透过征选与媒合机制,邀请设计团队进入校园田野调查,最后与学校合作共同完成校园的美感改造。
▲桃园市平镇幼儿园南势分班「丘陵上的幼儿园」,团队为氛围室内装修有限公司。
美学的养成确实无法从教科书上学习,而是需要大量的从生活经验、所处的空间与接触的物品来体会累积,从正在学习的学生所处环境发起,透过潜移默化的「感受」,提升心中的美学,甚至能扩大应用在家中、房间里,不是令人兴奋无比的事吗?
▲花莲县东华大学附设实验国小「山海石小学堂 」,团队为无有设计。
「学美.美学」计划改造共分为5大类别,包括针对改造班级或各科教室的「特色教室」、创造更灵活的魔术空间「机能收纳」、改善原有设计不良的「指标及空间翻转」、因学生人数逐年减少而出现的「闲置空间再造」,另外还有与自然共生的「生态学习」,官方也希望透过这样的发表,让更多学校可以亲自到案例学校观摩与学习,利用知识开源的方式,让其他学校们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台南市新兴国小「阶梯下的舞台」,改造达100多坪的地下1楼活动空间,并加入大型画板,让学生能在上面作画,团队为山川设计。
台湾设计研究院公布,南投县富功国小有「严重收纳问题」,所以为教室打造许多收纳空间,甚至为营养午餐的餐车,设计了专属的「停车场」,让杂乱的教室变得整洁干净,改造后发现学生也自动养成随手收拾的好习惯。
▲南投县富功国小「口袋学习廊」,先强化整体空间的收纳,为学生规划个人书包柜,另在教室后方导入结合洞洞板的柜体,大幅增加教室空间应用的灵活度,团队为形构设计。
台中市丰东国中面临体育班取消后闲置的角力馆,经年累月无规划改装,缺乏针对使用功能的总体空间规划。设计团队更换大面积窗户,让大量的自然光投入室内,不但重现原生建筑的历史特色与美感,更与户外的空间串连,形成丰东的艺文活动廊带,成为学生下课后最爱的「枫苳聚场」。
▲台中市丰东国中「枫苳聚场」,将圆形舞台区的墙面打开,以延伸平台由室内向室外串连起两端,形成校园内的展演廊带,团队为米索空间设计有限公司。
2021年德国iF设计奖收到52个参赛国、共9,509件作品参赛,评审团从1,744件设计奖作品中,再选出75件iF金质奖「Gold Award」,其中校园美感计划「学美.美学」与其他5件台湾作品都获得了该项殊荣,让校园成为全民美感共学的场地,导入公部门的效益也已延伸到政府部门,让我们期望台湾的公共场所能有更多的美感。